至于隔壁為什么會搬家,原因也很簡單,現在搬過來的鄰居給了胡家一百斤糧食。
這會兒黑市的大米都已經漲到了三塊一斤,而且還是有價無市,新鄰居給了胡家一百斤糧食,不可謂不大手筆了。
胡師傅一個月的工資四十多塊錢,雖然前兩年還欠了債,但是經過債主上門一事后,每月要強制還上二十塊,債很快也還完了,只是經過了緊巴巴的還債日子后,夫妻倆手上的錢一可以自由支配了,馬上就進行了報復性的消費,每個月一分錢都存不下。
之后三年困難時期來了,原本日子不困難的時候他們每月都存不下錢,更別說現在了。再加上他們對好不容易得來的兒子十分嬌慣,從小就要什么給什么,把兒子養的很胖,雖然才六歲的孩子,但飯量可一點不小。
本來家里的糧食就不夠吃了,夫妻倆都已經餓出了浮腫,但就是這樣了,還舍不得把兒子餓瘦,糧食都緊著寶貝兒子吃,不像旁人家,大多數的糧食都緊著家里的勞動力吃。
分配下來的口糧不夠吃,夫妻倆自然也會想別的辦法,一開始還想去閨女那邊打秋風呢,但是這年頭每一口糧食都珍貴,家家都不夠吃,閨女那邊婆家放話只要敢把糧食拿回娘家,就讓兒子離婚,這個時候,就算他們閨女再怎么愚孝,也拿不出糧食了。
最后夫妻倆只得把每個月發下來的工資全都拿去買糧食,只是除去日用,剩下的也就夠去黑市買一兩斤的糧食,壓根就不頂飽,每天都被餓的抓心撓肺的。
這個時候新鄰居丁家出現了,他們直接拿出了一百斤糧食來,目的是跟胡家交換房子。
丁家之前的房子也是鋼鐵廠分配的,只不過分的是一處筒子樓,一層有二三十戶人家,每戶人家的面積就只有十幾平方米,丁家人又多,一家三代都住在這十幾平方米的筒子樓里,這兩年又生了孩子,連轉身的地方都沒有了,可惜分房的事大多數情況下是按照工齡來的,他們這些入廠晚又沒有做出什么太大成績的,想要分房還不得等到猴年馬月。
然后他們就看上了胡家。胡家現在這樣的情況,拿一百斤糧食來,就不信胡家不心動。再加上他們家的筒子樓那邊房子面積雖然小,可是胡家人少啊,就三口人也夠住了,兩家換一換,他們家一大家子人住的地方終于寬敞了,胡家也沒有損失,還得到了一百斤糧食,一舉兩得嘛。
天天餓得抓心撓肺的胡家夫妻倆自然是沒考慮兩天就答應了這件事情,雖然廠里分配給他們的只是房子的居住權,不能買賣,但是兩家都是鋼鐵廠的職工,走走關系,去廠里房管處那邊辦個手續,兩家的房子也就能互相交換了。
于是,就在今年年前的時候,胡家這個礙眼的鄰居終于搬走了,丁家搬來了。
丁家夫妻倆上面有兩個老人,下面有三個孩子,一家有七口人,之前住在十幾平米的筒子樓里是真的住不開,現在換到這邊來了,日子過的好多了。
而對于喬家這個鄰居,他們可不像胡家那么沒眼光,上趕著去得罪。
老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本來兩家就是住在隔壁的鄰居,離得最近,有事還能互相照應著,干嘛把關系處的那么僵
而且他們搬來幾個月了,慢慢相處也發現喬家人也挺好的,并不是那種會找事的鄰居,比他們以前在筒子樓那邊的鄰居通情達理多了。
再加上喬師傅是他們廠里唯一一個八級鉗工,廠長那么重視,喬和平二十九歲就已經是四級工了,以后像他爸一樣成為八級工也不是沒可能。
父子倆都是能耐人,現在把關系打好了,以后真有事還能求上人家幫一把。而且就算是不打好關系,那也不能得罪吧反正丁家對于之前胡家的做法是很不能理解的。
而現在筒子樓里那么多戶人家,跟喬家關系最親近就是丁家了,兩家跟樓里其他的的鄰居關系都十分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