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話卻沒一個贊同的,一家人卻全都站在了何母那邊,跟何父這個一家之主作對,簡直是反了天了。
事實上,當兒子都長大了,尤其是孫子也到了成年的年紀,已經老去的何父,就算明面上依舊是一家之主,可是到底也是沒有以前的威嚴了。
何大哥跟何二哥都不是不孝順的人,他們對于何父肯定還是尊敬的,平日里大事小事聽爸安排他們也沒什么意見,可是他們也是有原則的,不可能一切都只會點頭說好,畢竟總不能爸做了糊涂事他們也要愚孝地說做得對吧
所以在小妹這事上,他們旗幟鮮明地選擇跟媽站在一邊。
何母有了兩個兒子的支持,第一次挺直腰板敢跟自己男人硬剛,嗆聲大罵還不算完,之后大半個月更是理都不理何父,衣服不洗,飯不盛,見面就當沒看見,憋著一口氣跟何父較勁。
她是打定主意這次一定要給閨女一個交代。
也不去打聽打聽,十里八村哪個姑娘出嫁了老往娘家送東西不被婆家數落嫌棄的她閨女結婚那么多年,冒著婆家嫌棄的風險,辛辛苦苦補貼娘家,到頭來沒得到親爹的一句好,反而得來了一句白眼狼,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她看何父這個當爹的就是飄了,心也大了。
以前家里窮的時候,要靠著閨女,還等著閨女補貼娘家呢,所以對閨女也不像以前沒結婚時候那樣忽視了,就跟對出嫁的姑奶奶一樣了,給足了面子,更不會說一句難聽的話,就怕閨女離心了不管娘家。
而現在是覺得兩個孫子進城當工人能掙著錢了,沒了閨女的貼補家里日子也能過得好,就不用像以前窮的時候那樣,要巴著閨女,于是這心就飄了,想拾起以前閨女沒結婚的時候當爹教訓閨女的神氣了。
說真的,這拿閨女當什么了要不是何母性子一向有些軟,這會兒早就抄起掃帚追著何父打了,實在是沒這樣當爹的。
本來何父是沒將何母的態度放在心上的,可是耐不住一家子都在討伐他,還跟著何母這個當媽的一起和他鬧冷戰,甚至逼著他這個當爹的去跟閨女道歉,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一開始何父是堅決不愿意低頭的,他認為他沒錯。
但何父哪里抵得過一家子的力量何母就不必說了,第一次鼓起勇氣跟何父抗爭,就算為了閨女也不能半途而廢,所以何母是既不跟何父說話,也不會幫何父做任何事。
而何大哥何二哥這兩個兒子呢,平時何父安排個什么事情他們也做,可就是跟悶葫蘆一樣,不跟何父這個當爹的說一句話,
何大嫂、何二嫂一來是一向都聽自家男人的,二來是她們兒子在廠里平日里還要他們姑姑姑父照顧,這么一來,她們站哪邊自然就很清楚了。
這還是何家第一次合起伙了挑戰何父這個一家之主的權威。
一家人吃飯的時候熱熱鬧鬧的,但何父一出聲,其他人要么就不說話了,要么就當何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