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后喬秋生只花費了兩周的時間,就將這種特殊彈簧給做了出來,連國防部原本預估的技術研發時間的零頭都不到。
國內的磨床加工這種特殊彈簧,精度只能達到002毫米,更高精度的磨床國外一直都是管制的很嚴的,一直以來國內的各種高精度加工全部都是靠人工。
而喬秋生出手之后,將彈簧加工的精度提高了整整十倍,手工將彈簧的精度打磨到了0002毫米,這個有多細呢它相當于頭發絲直徑的140,這足以證明喬秋生的厲害了。
這還不止,喬秋生還鉆研出了一種新技術,可以讓這種彈簧精度控制在0007毫米,比起最開始的002毫米,后續的精度加工也就變得簡單。
對于國防部那邊來說,喬秋生絕對是立了大功的,甚至還派人問喬秋生愿不愿意進入導彈研究基地。
喬秋生他幾乎是沒有思考,就選擇了拒絕。他知道導彈研究基地的發展前途肯定是比鋼鐵廠要好的,比起鋼鐵廠來也更能為國家做貢獻。
只是他只是一個普通人,還有點自私。在他心里,他奮斗的動力永遠都是家庭,最開始他到城里當學徒是為了給阿妹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是他在地里刨食不了的,只有城里才有前途。
而現在如果進入導彈研究基地前途有了,好生活估計會有,畢竟國家不會虧待家屬的。可是與他最開始努力奮斗的想法背道而馳,到了那個時候他估計家里會越來越少見到他的身影。
他大概是沒有那么多的家國情懷了,可以舍小家為大家,他知道這與當下的主流想法背道而馳,可是他就是這樣戀家的人。
他最快樂的時候就是他在看書旁邊還有阿妹陪著的時候,兒子兒媳帶著孫女也在做著自己的事情,一家和樂融融,至于前程遠大什么的他不去想,鋼鐵廠的八級工,對他來說已經夠了。
國防部那邊對于喬秋生的選擇也沒有說什么,也沒有非要強制讓人家來的意思,原本也就是想著愿意來最好,不來也沒關系,反正以后再遇到技術困難了,也可以再去找人家,也沒必要非要把人往基地里放才行,所以最后選擇給了喬秋生一大筆獎金。
六百塊的獎金,無論是放在哪里,都絕對是一筆天價獎金了,主要也是因為喬秋生任務完成的太快了,不僅把成品做出來了,還了新技術,這六百塊給得也值了。
當然除了這六百塊,還給了喬秋生一百斤斤的糧票,是全國通用糧票,在這個糧食短缺的年頭,除了錢還給喬秋生發這個,絕對是代表了國防部對他的重視了。
至于為什么沒給肉票,油票之類,主要也是因為在這邊是主辦單位承擔食宿,給肉票、油票喬秋生也用不了,再加上肉票,油票也不像糧票一樣有全國通用的,這兩樣只能在當地用,在其他地方是不能用,帶走就相當于廢紙。
因為家里囤了糧食到現在還沒有吃完,這一百斤糧票對于喬秋生的誘惑力就沒有那么大了,他直接在滬市這邊的黑市出手換成了錢,換了大概兩百塊錢。
黑市的一斤糧食三塊錢,但是用糧票去糧店或者收購站買,一斤糧食也就兩三毛錢,這個年頭總是有手上有錢但沒糧票的愿意買,喬秋生糧票出得很快。
于是這次他來了滬市一趟,手上就多了八百塊錢,這八百塊錢換成僑匯券后,喬秋生花了六百買了這個電冰箱,之后在友誼商店還買了各種省城那邊百貨大樓買不到的東西,把還剩下的兩百塊錢花了個精光。
至于外匯券,也是喬秋生跟僑眷用錢兌換的,僑眷靠著在國外的家屬進回來的外匯每次都可以拿到一定數量的外匯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