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以南因為當初幼兒園上得晚,四歲才上學,所以到現在十三歲才剛剛上初一,離中考還有兩年的時間呢。他以后應該是要從政,所以他接下來的道路就是按部就班地考高中然后再考大學,不過他這么做也是因為家庭兜底,自然不需要他考中專,然后早點出來工作補貼家里。
但對于普通家庭出身尤其是家庭生活方面有些困難的學生來說,中專這個選擇從各種方面來說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要不然這會兒中專的分數線也不會比高中還高。
喬嘉嘉她自然也是知道這些的,尤其是在知道明年高考就會停擺,對于表哥選擇考中專就更理解了,這對于表哥來說的確是比上高中更好。
只是理解歸理解,她還是有些遺憾的。畢竟如果不是在這個年代的話,以何成材這個表哥的成績原本是可以成為大學生的,畢業也不再只有當工人這一個選項,他會有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的。
不過喬嘉嘉也并沒有遺憾太久,與其想表哥不能上大學這件事,還不如想一下她自己到時候要怎么辦呢
從六六年開始,就停止高考了,然后一直到七零年的時候,全國各地的部分大學才終于恢復招生,而這個時候也不像以前那樣需要考試,采取的都是推薦上大學的制度,還要有三年的實踐經驗,從工人和農民中選拔學生,也就是說要先當三年的工人或者是下鄉勞作三年,最后才能達到推薦上大學第一步的條件。
而且工農兵大學生的名額還尤其得少,每個省那么多縣、市的名額加起來也就一千個左右,再細分一下,每個市的名額能有五十個就算多的了。
喬嘉嘉掰著手指算了一下,她今年十歲已經五年級了,隱約記得前世初中歷史書提過,到了明年好像還會停課一年,這么一來,等到她上完高中,就十七歲了,然后還要工作三年才能達到被推薦上大學的條件,那個時候她就二十歲了,而且整個市的名額還那么少,只有五十個左右,喬嘉嘉覺得她想要拿到這個名額有點懸。
在前世的時候,她可是一路跳級,十五歲就已經上大學了,而到了這一世,最早也得等到二十歲才能有上大學的機會,還得要各種爭取才有名額,一想到這個,喬嘉嘉就有些心累。
不過算了,反正離她上大學的時候還早呢,她現在才十歲呢,離上大學還有十年的時間,這會兒擔心這么早也沒用,又不會因為她擔心這些事就不會發生了,到時候全國上下都是這樣子的,她自然不可能例外,反正到時候都是一群大齡“大學生”,她上大學晚也就不是那么奇怪了,大家都一樣,誰也不用說誰。
喬嘉嘉自己想通了,對于這件事也就不去想了,轉而開始想接下來要去看電影的事,她跟以南哥白青哥一早商量好的,看完電影之后也十二點多了,到時候就不回家吃飯了,直接在外面吃,然后吃完他們就去公園溜冰,玩到下午再回家。
省城沒有旱冰場,一年也就只有冬天這幾個月才能溜冰,喬嘉嘉很珍惜了,現在正好放寒假,待在家里也沒事做,她現在一有時間就要去溜冰的,已經是公園那邊磨冰刀的常客了。
何成材沒一會兒也帶著成柱和柔柔這兩個弟弟妹妹過來了,“我們來了,時間應該還沒晚吧”
何成材是沒有手表的,只是在路上找人問了時間,這會兒生怕自己來遲了,耽誤了去看電影的時間,還叫嘉嘉和她幾個朋友在這等了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