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沒有孩子,她心里一直都有些擔驚受怕的,媽和大嫂也說,這男人永遠沒有孩子靠得住,現在她沒病沒災的,但是等年老之后身體不好了又該怎么辦呢還是得有個孩子在身邊孝順著。
而且男人嘴上說不要孩子也行,可誰知道這心里是怎么想的指不定哪天就從外面又抱了一個孩子回來了,不然一直沒孩子,等到老了誰照顧等到百年之后,誰去摔盆打幡等到想清楚這些,肯定也是要去領養的。
與其領養外邊的孩子,還不如直接領養娘家的。至少她那幾個侄子都跟她有血緣關系,都是她嫡親的侄子,就不說等過繼之后她就是養母了,她還是親姑姑呢,等到老了,孩子肯定是會孝順她的,絕對比外邊抱來的要好。
丁秀蘭也被說得心動了,她覺得娘家人說得對,她跟丈夫現在身體還健康,還不到老的時候,但遲早會有老的那一天的,到那個時候肯定是要孩子照顧,她覺得丈夫到時候肯定也是會選擇領養一個的,既然這樣,為什么不領養跟她有血緣關系的親侄子呢
所以當時在被娘家人說動之后,丁秀蘭就把小寶接過來住了。小寶跟她這個姑姑感情一向好,每次她回娘家的時候,小寶對她都熱情極了,以后真的過繼過來,小寶也肯定能拿她當親媽看待,以后老了也肯定會孝順她的。
不過過繼這件事情她自己做不了主,還是得丈夫點頭才行。不過當時丁秀蘭覺得先把小寶接過來住,培養培養感情,等時間久了,丈夫對小寶也喜歡了,到時候提過繼他肯定同意。
只不過她沒想到丈夫的心那么硬,小寶在家里都住了快半年了,丈夫卻還一直都是不冷不熱的態度。
本來丈夫一個月有一半的時間都要去跑長途不在家,跟小寶培養感情的時間本來就少,而回到家對小寶還很少過問,就只當是普通親戚過來住幾天,很少過問小寶的事情,感情就更培養不起來了。
原本丁秀蘭雖然對現狀也不滿意,但是覺得時間還長,反正丈夫雖然沒同意過繼的事情,可她把小寶接過來住,丈夫也沒有反對。她覺得這事兒肯定有轉機,先接過來,慢慢相處,等時間越來越久,總有一天感情是能培養起來的。
現在丈夫身體還好,還不到老的時候,不用考慮那些養老的事情,但再過幾年,肯定也是會想到這一茬的。
而到那個時候真的選擇領養,誰能比小寶這個天天養在家里的孩子更有優勢呢
于是那幾個月,只要丈夫回家,她就帶著小寶跟丈夫親近,平常飯也是一起吃的,還教小寶叫爸爸,雖然丈夫態度沒什么變化,但丁秀蘭覺得這只是一時的,丈夫遲早能知道有個孩子的好處。
只是她沒有想到這感情還沒有培養起來呢,丈夫居然申請了調任,要到h省城這邊尋親了,她和娘家原本的計劃全都被打亂了。
原本她把小寶接過來住用的借口也是娘家那邊孩子太多了,媽和大嫂平常也帶不過來,正好她在家閑著沒事,就把小寶接過來住了。
而現在千里迢迢要搬家了,肯定是不能再帶著小寶的,于是丁秀蘭就只能把小寶送回去。
h省這邊離b省實在是太遠了,相隔上千里,本來丁秀蘭已經放棄讓丈夫過繼小寶這件事情了。
但就在前幾天,爹娘還有大哥大嫂他們打了一通電話過來,他們要把小寶送到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