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呢,改導游稿可不是一個輕松活,花費的心思都足夠重新寫一篇的了,偶爾過來請教一下寫稿思路,或者是借一下嘉嘉的稿子參考參考,吳玉鳳這個師傅還能勉強同意,但是真讓她徒弟天天耗費大心思去幫忙改稿子,那她就不樂意了。
大家都是導游,誰的導游稿不是自己摸索著寫出來的現在看著人家小姑娘在這方面出色,就要讓人家耗時耗力的幫你改,多大臉呀反正吳玉鳳可沒有這么大方,都是導游,新人舊人,誰又比誰低一頭更何況她徒弟還這么優秀,又有她這個師傅撐腰,沒有非得伏低做小,一定要幫組里前輩做事的道理。
所以對于那些過來請教幾句思路的人,吳玉鳳還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徒弟喬嘉嘉愿意,她也就不說什么,但要是誰直接偷懶將稿子扔給她徒弟改,吳玉鳳可不在乎什么情面不情面的事情。
有吳玉鳳這個師傅在,喬嘉嘉雖然在寫導游稿這方面尤其出眾,但也沒有成為“苦力”,變成組里的“御用寫稿人”。
事實上,就算沒有師傅吳玉鳳幫忙擋著,喬嘉嘉也不是個軟柿子,肯定不會來者不拒,人家要她幫忙上手改她就改的。
這個口子肯定是不能開的,說幾句思路也就罷了,要是真的一手攬過來幫人家改,那以后她可就清閑不了了。就跟那些機關單位似的,要是哪個人文字材料寫得尤其好,而且還不懂拒絕,那以后整個部門的材料不出意外就都是那個人一個人的工作,想推都推不了。
喬嘉嘉雖然推拒了一些人的請求,但與此同時,她也沒有敝帚自珍,自己寫的幾份導游稿,是從不吝嗇給別人看的。
她是不擔心有個別導游會直接照抄的,一來這個年代的人大多數還是比較樸實的,做不出這么不要臉的事情,二來也是因為除了他們十五個新入職的外事翻譯導游外,剩下的都是老員工,已經接待過很多外賓游客了。
單論實力的話,人家也并不差什么,鋸嘴葫蘆連景點都不會介紹的也當不好這個外事翻譯導游,現在主要是他們沒有喬嘉嘉導游稿這個講解思路,內容略有些枯燥干巴。
如果硬要形容的話,那就是大家的導游稿差不多搭起了一層架子,而喬嘉嘉的導游稿,不僅架構豪華,里面填充的內容也足夠精彩,最主要的是喬嘉嘉還會上升層次,讓導游稿的內容多了一層歷史厚重感和文化傳承,這不是她多么會寫,主要這些是后世早已總結出來清楚的不能再清楚的優秀思路,身處那樣一個大環境下,就算沒有特意了解過,可是那么多年的文化教育環境還有互聯網知識大爆炸雙重作用下,喬嘉嘉天然知道自己該怎么寫。
而現在國內的旅游業才剛剛起步,大家都是一步一步的摸索著來,旅游業如此,支撐起旅游業的導游也是如此,他們的導游稿甚至可以說算是“第一代”手稿,全靠著自己摸索著寫出來的,沒有任何前人經驗可以照應,大家現在寫的稿子,如果沒有喬嘉嘉的稿子對比的,其實在當下也是寫的很好的。
所以總得來說,大家缺的就是那一個寫稿思路,整個省城各處的景點挺多的,大大小小幾十個,喬嘉嘉在半個月之前就已經在師傅吳玉鳳的提點下,已經開始搜集資料慢慢寫導游稿,現在已經寫好了七八篇,多看看她這些導游稿,還是很容易總結出要點的,總結出要點之后,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寫了。
只要不是懶人,稍稍琢磨一下,很快就能把之前的導游稿更新換代重新打磨一番,也就沒有必要要全盤照抄人家小姑娘寫的,作為前輩,也對不起這個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