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的人也沒想到,只是一個加起來三分鐘不到的角色,竟然能引起這么大的討論度,甚至還有火眼金睛的網友發現了郝琪的劇組升職記
其實當初準備片尾的工作人員名單時,后期人員也不確定要不要把郝琪的名字都添上,可郝琪雖然只在劇組待一個多月,但她留下來的傳說可不少,就連根本沒接觸過她的后期部門都聽說過她。
最后,后期部門干脆又讓每個部門的主管人員重新確定一下名單,一般能在片尾曲留下姓名的,都是為劇組做過貢獻的,像是很多小場務根本不可能有姓名。
結果誰也沒想到,大家還是不約而同的把郝琪的名字給報上去了,就連郝琪只撿了幾天瓶子的劇務組都把她報上去了。
用劇務組老大的話來說,郝琪雖然在劇務組沒有什么大貢獻,但她給他們劇務組長臉了啊,后來被各個部門搶著要的郝琪,誰提起來時不得加一句這是從他們劇務組走出去的人
這可是他們劇務組最先發掘的人才。
郝琪可是他們劇務組的
所以,雖然他們劇務組干的都是最臟最累的活,戲稱打雜的,但那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他們能力還是有的,不然怎么能挖掘出郝琪這么個全能型的人才
反正最后的結果就是,基本上郝琪待過的部門都上報了她的名字,后期負責字幕的工作人員按章辦事,一連打了好多次郝琪兩個字。
開始的時候,劇組的人并沒有發現網上的情況,畢竟劇如今已經播了一半,大家已經不像開始那樣成天盯著收視率了,而且因為他們這部劇男女主沒有感情戲,其他副c也都不炒緋聞,以至于每次這部劇上熱搜都是每個案子破案之前,那個時候網上的討論度最大,都是討論真兇的。
劇組中負責宣傳推廣的部門也懂了,每次買熱搜的時候就買和案件和劇情有關的熱搜,至于演員演技的熱搜,那些演員自己的公司就會買了,他們劇組可以省下那筆錢。
可誰成想就這么偷了一下懶,他們就錯過了半夜突然就討論起來的關于二小姐這個出場不到三分鐘的角色的熱度。
其實正常情況下,就算有觀眾喜歡這個角色,討論度也是有限的,畢竟并不是所有人能透過一個背影側顏就發現這個角色的魅力。
按照正常發展,二小姐這個角色的熱度剛剛起來后,如果劇組的宣傳推廣部門沒有及時發現,并及時就這自來水一樣的熱度往上推一下,說不定第二天這股熱度就降下去,徹底消失了。
可問題是,誰讓這屆觀眾一個比一個眼尖呢,先是有觀眾看出了二小姐這個角色的魅力,繼而意外發現這個角色竟然沒用替身,無論是寫毛筆字還是拉小提琴,都是演員自己親身上陣的,于是,這股對角色、對導演鏡頭下這個角色的喜愛一下子就延伸到演員身上了。
畢竟這年頭,別說是各種才藝了,演員有時間就連露個手都會找專門的手替,這種帶著難度的才藝戲份演員都可以自己上,還弄的有模有樣的,可不就讓失望多了的觀眾們感到驚喜嘛
緊接著,就有觀眾去看演員的名字,想要看看這個角色的正臉長什么樣,自己是不是真的發現了一個寶藏演員,對方有沒有拍過其他劇。
結果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這個劇組里竟然這么多重名
明明郝這個姓不是什么大姓,郝琪也不是什么爛大街的名字,怎么劇組中卻這么多叫郝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