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部份的韓國網友而言,莫琳這一走出國門固然是讓他們長臉,但也多少讓他們丟臉,不少人都忍不住質疑了,韓國的男性導演都死到那里去了怎么是讓個女人也得獎呢還有,為什么有這么多導演跟莫琳學什么數字膠片化
大男人跟個女人學習,而且還是小這么多的女人,這些導演不覺得丟臉嗎
大伙還來不及給莫琳挑刺,沒想到莫琳緊接著又是在倫敦電影節里得到最佳處女作薩瑟蘭獎,也就是新人導演獎。
這個獎就連莫琳自個都沒有預料到,要知道倫敦電影節主要是評價在其他國際電影節上得過獎的影片,因此,被稱為“電影節的電影節”,能在倫敦電影節里得到新人導演獎,這個含金量甚至比青龍獎還要高的多了。
這下子所有人都閉麥了,得,人家都已經走出國門了,還比什么,不用比了。
攝影機不要停竟然能在全世界這么多電影中脫穎而出,就連莫琳都沒有想到,不過這也是好事,她又收到了一筆來自于ne的分帳,總算讓她最近失血過多的荷包回點血。
不只如此,ne又給海邊小鎮增加了投資,瞧著他們的意思,似乎是想把海邊小鎮給直接推向國際,免得發生像攝影機不要停錯過多倫多電影節人民選擇獎的遺憾。
莫琳暗暗汗顏,ne會不會太看得起鄭雨成的演技了,而且聽他們的口氣
莫琳直言問道“戛納還是威尼斯”
要說歐洲的電影節,大概繞不過戛納、威尼斯,還有柏林三大電影節,不過三大電影節各有特色,威尼斯重先鋒,偏愛實驗性的電影;戛納重感性,酷愛藝術性高的電影;至于柏林則是藝術與商業并重,比較偏向政治性的電影。
以海邊小鎮的題材,柏林是不用想了,不過戛納或著威尼斯都可以試試。無論是那一大電影節,其含金量絕對夠高,只要拿到獎,無論是什么獎,她這部電影就絕對不會虧。
ne的發行者們對望一眼,忍不住開口道“為什么不直接放眼國”
他們離人民選擇獎只差一步,想想得到人民選擇獎的電影最后都在奧斯卡上大發異彩,他們也很想試試啊。
奧斯卡是所有電影人的殿堂,即使是像ne這樣以賺錢為目的的發行商也很想走進那一座殿堂中,為了那一步,他們不惜成本,即使賠本拍攝海邊小鎮也無所謂,只要能進奧斯卡,一切都值了。
莫琳不客氣的翻了個白眼,“你們在做夢哦。”
沒錯,原本的海邊的曼徹斯特是得了很多獎,甚至還得了奧斯卡影帝,不過奧斯卡是多么排外的地方,這么多年里,也只有一部寄生蟲打破奧斯卡的門坎。
但那多少也是受到了國后來興起的政治正確的影響,不然一部非國制作的電影得獎真的是想太多了。
不過無論如何,有夢最美,ne堅持要試試,莫琳也不會阻止他們做夢,況且無論成功與否,只要曾經嘗試過了,海邊小鎮也算鍍了一層金,無論是要給鄭雨成爭個影帝,又或著是回本也會容易些。
挾著攝影機不要停在海外掀起的旋風,莫琳一口氣入圍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新人導演、最佳劇本、最佳攝影、最佳技術,六項大獎。
而攝影機不要停也被人戲稱為含金量最高的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