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饑荒年過去后,老天爺似乎格外心疼老農民,這兩年的年景也出奇的好。
這不,剛過立秋,正是老農們盼望著好好下一場大雨的時候,老天爺還真特別給力的灌溉了一場,使得每家每戶都笑開了顏,紛紛盼著接下來的秋收。
可今天,上塘村卻發生了一件讓人唏噓的事情。
大致的經過是這樣的
這兩天的雨下的勤,雖然對莊稼有好處,但也要注意田地排水的問題,不然泡了莊稼的根,那這一大年的辛苦可就白費了
徐建軍是上塘村的大隊長,比普通社員更加上心這件事,每隔三四個小時必定要往田間地頭轉一轉看一看,也好放心。
這天半夜兩點多,他正打著手電筒在田間地頭巡視的時候,就聽見不遠處忽地傳來一聲凄厲的叫喊。
徐建軍當即被嚇了一跳,待再仔細聽后才發現竟是有人大喊“老三,建功,你應一應娘,你別嚇唬娘啊”
徐建軍心里覺得不對勁,連忙深一腳淺一腳地跑過去,這才發現竟是程知仁家的偏房西屋塌了。
徐建軍當時腦子就懵了。
要是他記得不錯的話,程知仁家前段時間為了給大孫子程傳家娶媳婦,不得已讓三房,也就是程建功一家五口搬到了這個偏房里住。
也就是說,眼下這攤坍塌物中必定埋著三房一家。
這可是五條人命啊
顧不得其他的,徐建軍連忙拽起茫然不知所措的徐如月,喊道“老姑,可別哭了,趕緊去喊人過來幫忙挖人啊,晚了就來不及了”
就這么的,徐如月和徐建軍兩人分頭呼天搶地地喊了不少人來幫忙,一直挖到天麻麻亮,才將程建功一家五口挖了出來。
也幸好當初這個小偏房是扒著西邊的墻壁搭起來的,沒有挖地基,上面也沒有大的橫梁,這一家五口除了程建功腦袋上的傷看著血呼啦的有點嚇人外,其他幾個囫圇看上去倒是沒什么明顯的外傷。
但這也只是看上去。
畢竟被埋了小半天,現在這五個人都臉色青白地躺著,眼看就是出氣多進氣少了。
上塘村是西南山區的一個小旮旯,村里面沒有赤腳大夫,要看病還得到鎮上的衛生所,就是騎自行車也得一個小時。
山路本就不好走,眼下又是下雨又是泥濘,不管是自行車還是牛車都走不了,徐建軍只能安排人輪流抬著他們一家五口往鎮上趕。
哪知他這邊急的都腳跟打后腦勺,到了了,程玉衡,也就是程建功的大哥卻攔著不讓送。
徐建軍這幾天本來就沒休息好,今天又忙前忙后,現在被程玉衡這么一鬧,腦袋嗡嗡地疼。
徐建軍的語氣不大好道“啥叫不用送了,程玉衡,你可是建功的親大哥,建功一家還不是為了你家大兒結婚騰房子才出的事兒,他們一家都這樣了,你咋好意思說出口這樣的話呢”
程玉衡今年四十一,因為在鎮上當老師,所以面皮上看著年輕很多。
即便是在這樣一個忙碌的早晨,他依舊穿著白襯衫和長褲子,頭發中分并且梳的油光水滑的,整個人十分的干凈整潔,一看就和其他邋里邋遢,渾身泥水的人不一樣。
面對徐建軍的惱怒指責,程玉衡有些不屑,但也曉得眼下這個情況必須要說清楚,不然肯定要被村里人講究,這才耐著性子道“第一,騰房子這件事是三弟自愿的,不是我們逼的,這是我們自家的事。第二,你們自己看看他們的情況,現在送醫院還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