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支書不是他們本地人,而是上面派下來的干部,還是個大學生呢。
準確來說就是來下面轉一圈,鍍鍍金,回頭還會被調走的那種。
所以他雖然掛著支書的職位,但是明白自己在村里的地位,向來都和人和和氣氣的,一般有事情也都是以徐建軍為先。
聽著徐如月和他們客氣,盧支書也跟著笑瞇瞇道“為人民服務嘛,都是應該的。”
“支書說的對。”徐建軍應了下,才對著徐如月問道“老姑我們還是先進去說分家的事吧,這眼看天就要黑了,到時候就看不見了。”
徐如月也著急呢,就說“那行,那你們快進來。”
一進屋,徐建軍他們就看見了屋里坐著的滿滿當當的人,一個也沒少。
相比較程建功一家的光頭以及舒緩的表情,程玉銘一家的防備與緊張,程玉衡一家的情況格外的引人注目。
尤其是他們臉上隱約露出來的傷口。
徐建軍挑了挑眉,心道這兩天程家還是鬧過事了。
但是他本就極不喜歡程玉衡一家,要不然當初也不會干出拉偏架的時候還偷踹程玉衡的事。
徐建軍當作沒看見他們臉上的傷口,自顧自地找地方坐下。
盧支書有樣學樣,也當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坐在徐建軍的旁邊。
除了房子以及工分,程家的公中是真的沒什么值錢的。
加上家里剛剛為了給程傳家結婚掏空了家底,后又有程建功一家五口住院的事,所以當徐如月說公中沒錢了的時候,也沒有人懷疑。
只有在程建功提出不要這邊的房子但把他和葉美云以及徐如月今年的工分都帶走后,不管是程玉銘一家還是程玉衡一家的臉色才有了變化。
馬上就是秋收了,等回頭交了公糧,村里就會分糧食。
家里面一向都是程建功拿十公分,葉美云和徐如月都是女人最高的八公分,可以說他們這些年吃的大半糧食都是他們的公分換來的。
可現在他們卻要將全部的公分都帶走,那他們怎么辦
這些糧食可關系到他們今年秋冬以及明年春天的生活。
可是考慮到程建功之前的威脅,加上程建功不要房子這一點,他們還是沒有開口。
但是程玉銘卻多看了胡小文一眼。
他以為按照胡小文的個性,這時候肯定要忍不住插嘴,但是胡小文今天卻格外的老實。
不僅現在一直低著頭不吭聲,就連剛才吃飯的時候,她也沒有像以前一樣嘰嘰喳喳,幫他們多爭取點好吃的。
程玉銘皺眉,但最終沒開口。
徐如月又要了家里的一口鐵鍋,和一半的碗盆、桌椅、農具等等,又說了以后她跟著程建功過,不需要程玉衡和程玉銘兄弟養老,程知仁跟著程玉衡兄弟兩個,程建功也不給程知仁養老。
這樣的分家方式并不算特別,但是放在老程家就多少讓人有些意味深長了。
不過徐建軍和盧支書都不是多事的人,老程家的人沒意見,他們就這樣寫下了分家的文書,并簽下了證明人的字樣。
可就在徐建軍讓程家其他人簽字或者按手印的時候,出乎意料地聽到了程玉銘也要分家的事。
“你也要分家”徐建軍沒忍住問了出來,又看見程建功他們不意外,而程知仁他們怒視程玉銘后,他又咂咂嘴,覺得老程家更有意思了。
徐建軍年紀輕,多少還存了點看熱鬧的心思,就說“那你剛才怎么不說,所以你是要和你大哥再分一次家”
程知仁終于忍不住了開口道“我們不分家,我還沒答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