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真這樣才怪了。”程靜淞不相信,但也沒繼續追問,反正程建功要是不想說的事,估計誰也問不出來。
又吃吃喝喝了一會兒,昨晚并沒有睡好的程靜淞和程斯年也困了,姐妹倆腳對腳躺了下來。
只有程建功還在慢悠悠地看書,同時也分出一部分心神聽著不遠處一群人的低聲討論。
他甚至還專門找了個本子將那些人說的重點記下來,有的還畫了圖。
梳棉、提花、紡織、研究、參會
程建功記著那些人說的重點,又想了想他現在的情況,腦海中對那些零碎的信息并沒有完整的概念,最后干脆也就放在了一邊,然后繼續看書。
這一趟旅程足足三天兩夜。
不過雖然中途有人上上下下,這節車廂依舊沒有滿員。
程靜淞幾個雖然在車上住的還算舒服,但經過幾天的煎熬,也依舊臭的不成樣子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據程建功說,他已經也把帶過來的書看的七七八八了。
到達滬市的時間是下午的四點多。
滬市這個時候的天氣不是很好,沒有太陽,天空灰蒙蒙的,好似要下雨的樣子。
出了車站后,就叫人一眼發現了這里和上塘村,甚至是省城的差別。
在程斯年幾個的眼中,之前的省城車站已經比縣城高檔不知多少倍了,但和滬市相比,省城就相當于他們上塘村。
而且火車站的廣場上還停靠著好幾輛小轎車,大約是什么大人物吧。
騎自行車的人也很多,來來往往的人的臉上都掛著笑,說話的聲音有些奇怪,至少在程斯年他們的耳中是有些聽不懂的。
當然也有不少人神色有些拘謹地看著四周,顯然就不是這個城市的人。
程靜淞他們才站定沒多會兒,就有黃包車過來,開口就是帶著滬市特殊口音的普通話問道“你們去哪里呀坐車,我送你們啊。”
程靜淞以前來過這里,但那時候的滬市和現在相比早就大變樣了。
她對現在滬市了解不多,但他們過來是借口看病的,就說“我們要去同濟醫院,你將我們拉到附近能過去的公交車站,可以不啦”
那拉黃包車的沒料到開口的居然是程靜淞這個小孩,更沒想到她居然說話還有點上海話的感覺,就十分驚奇道“小囡兒,你還會說滬市話呀”
程靜淞用大拇指和小拇指比了下,大大方方道“是的呀,但是只有一點點。”
“那也已經很了不起了,好多外地人都聽不懂我們講話啦。”
程靜淞笑瞇瞇地陪他聊了幾句,并且從他的嘴里打聽到了同濟醫院附近的招待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