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依依想了想“我也像我媽。就是那個不要我和爸爸的壞女人。我的腦袋也像爸爸一樣聰明就好了。爸爸最會賺錢了。”
最會賺錢的任老板決定收到小張村的信就下鄉。
小張村村長不知道任維東電報上那句話什么意思,但“電報”肯定是著急的意思,就回他一個電報很多人會。
開學沒幾天,任維東抵達小張村,確定三十歲以上的人都會竹編,任維東找他們買一百二十個,每一種款式五個,無論生活用品還是小孩玩的甚至蛐蛐籠子,隨便他們編。
任維東放下一百二十塊錢,算作定金。他拿貨的時候根據質量多退少補。
村長覺著他太客氣了。
憑他給小張村修的那段路也不能要他的錢。何況這路一路鋪到縣城。自打路平整,他們村的人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天上縣城半道上拖拉機陷坭坑里。村里天天都可以組織人去縣城賣菜。收入雖然沒有增加太多,起碼村里人舍得買油鹽,感冒發燒也不硬抗。
任維東直言他要是不收這錢,明年暑假他父母無病無痛也不好意思再來。
村里人沒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就算有的人家有電視,電壓不穩經常停電是其一,其二信號不好經常收不到臺,幾次下來就沒人看了。
村里一半人文盲,即便村長把村里訂的報紙送給大家看也沒人看,識字的人不是得上班就是下地干活,沒心思。
任家老兩口仿佛活的廣播臺。
連著兩個暑假,村長明顯感覺到他們村村民覺悟高了。
去年老兩口在村里,很多人一言不合就打。今年夏天有人鬧事,村長說一句“別叫任老師和周老師看笑話。”鬧事的人瞬間消停。
由于任維東提到多退少補,村長也沒告訴村民,擔心分下去回頭收不回來。
約定好取貨日期,任維東當天就回去了。
村長的意思做好后郵遞過去。任維東來的時候也是這么打算的。可一想路上擠壓壞了,或者再郵丟了,所以決定親自跑一趟。
任維東走后,村長感慨,來回機票錢都夠擱城里買幾百個的了。
任維東又怎會不知。
可做生意哪能計算這點得失。
任維東不想發小跟著瞎擔心,回去誰也沒說。
沒過多久,任老板拎著幾大麻袋回到公司,跟天橋底下的乞丐似的,驚得會計、廠里司機、銷售員紛紛往他辦公室跑。
黑子沒到跟前就嚷嚷“這是去哪兒了”
任維東用腳踢開辦公室門,掛在脖子上的公文包往里一扔,打開麻袋讓他們自個看。
黑子拿起一個竹編籃“十一福利啊”
要不怎么說外行看熱鬧呢。
銷售員看到熟悉的扇子,拿到手上很有分量,完全不是自家用的蒲扇,仔細看看竟然竹片一點點編的,銷售員驚訝“也是竹編”
另一個銷售員拿起一個收納盒“這也是竹編還有字”
說起字,還得從任維東找村長說起。村長聽到任老板要一批竹編送人,就覺著太素凈不好。任維東建議村長編小張村拼音縮寫。實在不好編就編頭一個字母。也可以叫村民自己設計。反正實用又好看就行了。
村長擔心不夠時尚給任老板丟人。任維東問村長他有錢嗎。任老板修路眼都不眨,當然有錢。既然有錢,什么時尚的東西買不到選擇小張村,看中的就是村里的鄉土氣息。
村長琢磨琢磨,說得也有道理。他交代下去的時候就叫村民大膽設計。結果五個收納盒上頭有五種花紋。
任維東問眾人“這些要是拿去賣,好賣嗎”
銷售員實話實說“那得看老板打算賣多少錢。”
任維東指著收納盒伸出一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