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逢到程格格這兒歇著,就會留下用了早點再走,他也從來不另外點膳,程格格昨個點好一早要吃什么,他就跟著吃。
因為程格格點的東西,每天都不重樣,而且都不是宮里常吃的,她愛吃南方菜,他在這里也有合口味的、有不合口味的,但就覺著有意思。
黑漆漆的夜色里,乾清宮、阿哥所和毓慶宮的膳房是最早亮燈的,萬歲爺要上朝,阿哥們要讀書,這幾處的煙囪騰起一陣陣炊煙,燈火通明,一派熱火朝天。
鄭隆德昨天知道太子爺來了,早就預備了兩份點心,更是三更不到就把手底下所有小太監都踹起來生火燒水、剁餡揉面。
昨個程格格點的是餛飩湯、花生醬拌面。
宮里吃蔥油拌面的多,毓慶宮的小膳房就沒備著花生醬,鄭隆德是連夜熬的,三寶攪醬攪得手酸,但磨碎的花生泥若不攪拌好,很快就會凝固,到時候就不好吃了,鄭隆德就死死盯著他攪。
就在三寶快哭出來的時候,鄭隆德大喝一聲“好了”
他總算得救了,甩著手蹦起來。
鄭隆德罵他沒出息,接過醬嘗了一口,嗯,夠香。
程格格只要兩樣東西,膳房送過來的時候卻是十幾樣餛飩有雞肉餡、豬肉餡、牛肉餡、三鮮餡的,湯底有清湯、紫菜湯、雞湯、牛骨湯的,拌面有粗面、細面、堿水面、刀削面,還有各色小菜、餑餑和奶茶。
胤礽問“程格格愛吃什么餡”
三寶被鄭隆德叫來親自伺候,他緊張得撐著發軟的腿,說“回太子爺的話,格格喜歡清湯豬肉餡的,面都吃堿水面。”
胤礽就嘗了程格格愛吃的餛飩口味,面也拌得香,就是有點粘嘴,于是他又挑了三鮮餡雞湯底的吃了一碗,然后在何保忠幽怨的眼神下慢慢放下筷子。
用完早點,胤礽又覺著有點過飽,步攆也不坐了,一路走著去上書房。何保忠跟在后頭,就在想程格格不知是哪路灶神下的凡,怎么甭管她吃什么,太子爺都想嘗一嘗。要知道,以前,太子爺甭管什么好東西,他能賞臉吃三口以上的菜,那膳房都能得萬歲爺的賞。
也不是膳房手藝不精,太子爺就對吃飯這事不熱衷。
打小就這樣,要不然他能長這么胖么
上書房里,大阿哥破天荒來得最早,面前立著一本大學,實則在哈哈珠子的掩護下,擋著臉睡大覺。
今天上書房供職的經義師傅乃是進士出身的庶吉士徐元夢,他對大阿哥裝作看不見,自顧自搖頭擺腦地誦讀詩經。
胤礽還沒進來,但外頭請安的動靜早傳到屋子里,胤褆就被哈哈珠子拿手肘捅醒了,他懶懶散散地起身到門口給胤礽見禮,想起昨兒的枇杷,挑著眉頭多說了一句“多謝一弟賞的枇杷,幾個弟弟也都說吃得好。”
“是皇阿瑪賞下的,”胤礽不居功,施施然坐下,“大哥若喜歡,日后得了一定多送些過來。”
這是鬧得哪一出胤褆心里很是沒譜。兩兄弟不和之事,外頭的文武百官或許還不大清楚,但后宮里人盡皆知。所以太子昨個一簍枇杷,不僅把胤褆搞懵了,也把惠妃驚著了,更是讓康熙高興不已,他覺得太子終于想通了,要和兄弟和解了
若是讓胤礽知道后宮諸人所想,他一定會無奈地笑。
若是讓程婉蘊來分析,這絕不是太子釋放出來和大阿哥和解的信號,而是中一少年終于想放過自己,想和自己和解了才對。
程婉蘊當時聽完紅櫻的“故事會”,她就覺得太子以往最痛苦的點主要集中在這么多年過去了,仍沒有人真心覺得大阿哥做錯了,連賠禮道歉都像做做樣子,甚至還要摁著他的頭讓他兄友弟恭。
他不被理解、孤立無援,金虎死后的流言蜚語才是將他扎得千瘡百孔至今都好不了的刀,他痛恨大阿哥,也痛恨自己。
如今,僅僅是對自己放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