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可太知道康熙那偏心眼的勁了,小時候是決不能帶著太子一起淘氣的,不然只有他們挨雙倍打的份,但如今大了,太子作為皇子中的楷模,康熙一直有意識讓太子這個儲君“以身作則”,也給了他管教兄弟的權利。
所以,當太子一起犯錯的時候,皇阿瑪舍不得重罰太子,只會嘴上罵得兇,真正能動手的時候卻少。
胤礽“”老三的算盤珠子都快崩到他臉上了。
除了老四一副“我不去別扒拉我”的臭臉、老七縮在老三后頭假裝木頭人,五十幾個小的都蠢蠢欲動全沒了讀書的心思,他也不好再攔著。
而且胤礽看了眼徐元夢,心中轉過幾個念頭,于是無奈地笑了笑“既是弟弟們想去,那便一塊兒去吧。”
他妥協的話音一落,泥猴們就歡呼了起來,嚷著要回去換衣裳。
胤褆一個個巴掌拍下去“傻啊,回去額娘們不就知道了咱們先走,讓你們的哈哈珠子悄悄拿幾身他們的騎射衣服不就成了”
泥猴們紛紛表示大哥說得有理。
論逃學的熟練度,胤褆傲視群雄,他的哈哈珠子每天都隨身多帶一套衣服,現都不用臨時回去拿。
當然,他們的屁股也比旁人多長一層繭子。
這事兒指定瞞不住康熙,胤礽本想著兄弟們都鬧騰完了,他自己一個人去乾清宮請罪領罰就是。
誰知,
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們一哄而散沒多久,康熙就來了。
而且帶著阿喇尼和前來納貢的李氏朝鮮使臣。
阿喇尼前腳被宣進宮,后腳就聽說李朝鮮派遣的使臣到了,于是又臨時請旨。康熙對這個曾打算幫助朱家子弟光復大明的彈丸小國嗤之以鼻,李朝鮮在康熙忙于平定三藩之時,對吳三桂、鄭家寄予厚望,甚至想聯合殘明勢力里應外合,對清朝展開夾擊。直到康熙一十一年,李朝鮮這螳臂擋車的北伐夢才破碎。
所以康熙一向認為李朝鮮腦子不大清楚。
但其既是來朝貢,還是捏著鼻子見了。
李氏朝鮮乃是“一年四貢”,無非都是些高麗棉綢布、皮毛、匕首、海帶菜,康熙看了眼皮都不眨一下,就外藩屬國的貢品而言,他個人較為喜歡琉球和暹羅的貢品,琉球貢硫磺、紅銅、白剛錫等礦產極多,暹羅則貢象牙、犀角、沉香、膠皮、大象和孔雀,都是有用又可賞玩的。
李氏朝鮮向來寒酸罷了罷了。
面無表情接下了那些貢品,聽聞使臣恭謹地表示有想參觀皇宮的心,康熙正好也想展示一下自己天朝上國的威儀,便親自帶著阿喇尼和朝鮮使臣邊走邊看,上書房離此地不遠,康熙想起李朝孝宗似乎子嗣艱難,不由升起一點炫娃之心。
于是腳下一拐,阿喇尼也介紹道“此乃諸位皇子讀書之處,皇子們自小寅時起身,習經義、練騎射,寒暑無間”
康熙驕傲地邁著四方步,走上臺階,推開了上書房門。
空蕩蕩的穿堂風糊上三張懵圈臉。
“兔崽子們”
“這幫兔崽子們都上哪兒去了”
程婉蘊得知太子被康熙罰了的時候,都過了三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