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不是程婉蘊的祈禱靈驗,康熙這回還真不是叫胤礽來聽訓的。他是個控制欲很強的君王,對江山、臣工乃至自己的兒子,他都有極強的掌控欲。
所以他聽完梁九功回稟了今天上書房的“分餅”事件,便感到很是欣慰。
他把人叫來,自然要對太子勉勵幾句。
胤礽收到旨意的時候才剛進毓慶宮的門,他又連忙換了衣裳,忙亂之際還想起李德全來上書房盯梢的時候,曾悄悄向他透露了康熙正為了葛尓丹的軍報生氣,和大臣們從早到晚議事連點心都沒用。
他就讓膳房再烙幾只卷餅一并送到乾清宮去。
到了宮門口,膳房太監追上了他,胤礽便自己接過食盒。
康熙正站在寬大的金絲楠木桌案后頭,他穿一身明黃龍紋納紗龍袍,箭袖挽到小臂,懸臂提筆寫完一幅字,抬頭見胤礽拎著食盒過來,含笑道“什么好東西還叫你親自拿著。”
“皇阿瑪瞧了就知道。”胤礽走上前打千請安。
康熙虛虛一抬手讓他起來,又讓太監把桌上的筆墨收下去,他鼻子靈,胤礽走到跟前他就聞到了味道,等掀開食盒蓋子一瞧,盤子里果然盛著三只還熱乎的烙餅。
“兒子聽說您忙得點心和晚膳都沒用,”胤礽把盤子端出來,“皇阿瑪,兒子斗膽說一句,就是再有什么天大的事兒,您也不該拿身子玩笑。”
康熙一怔,旋即哈哈大笑“你這話和你皇祖母說得一模一樣。”
他正巧下半晌才被皇太后派來的老嬤嬤說了一頓,但他非但沒有為此生氣,還特別愿意聽老嬤嬤學皇太后說些嘮叨但關切的話。
如今太子也這么說,讓他心底更熨帖。
胤礽也笑了“您不聽兒子的,總該聽皇祖母的吧如今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您好歹賞臉嘗嘗,兒子和兄弟幾個都覺得好,簡單又方便。”
康熙是儉樸之人,他忙起來不愛折騰,一般御膳房預備了什么隨便墊兩口就得了,平日里也不會特意琢磨吃食,畢竟御膳房的規矩是他定的,成例他都知道,這種小節他自然不會特意關注。
這會兒,用筷子夾起一個餅看了看,又嘗了一口,便也點頭“吃這個比吃糕子強,梁九功,以后都叫他們進這個,三兩口吃一個,也不耽誤事兒。”
這東西可比做那些糕點容易。
梁九功忙躬身答應。
胤礽見康熙進得香,便也放了心。
他帶來乾清宮的卷餅和他自個吃的口味不一樣,康熙喜歡吃牛羊肉,因此帶來的內餡是醬好的牛肉餅,里頭多夾了兩塊黃瓜,刷的也是甜面醬。
胤礽是昨天聽完了阿婉一番“親情血脈也需經營”的說辭才決心改變的。
夜里,阿婉幾乎是一沾枕頭就著,他閉了眼睛卻在自省,他平日里對皇阿瑪似乎也關懷不夠,皇阿瑪事事拘著他,卻也是對他大小事情都上心的緣故。
這宮里旁人就罷了,唯有他自小就養在康熙跟前,從小到大,除了康熙,他身邊親近的人幾乎都是些奴才,他本就該比旁人更多關心皇阿瑪才是。
可惜往常他沒有從這一層去想過,若是皇阿瑪哪天多夸了大哥、其他弟弟幾句,有些時候,他心里也會忍不住有些不平。
因為皇阿瑪對他是責多夸少的。
甚至小時候,他還會誠惶誠恐地以為,康熙其實不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