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還是時常忍不住回想起因生子而亡的王格格,夜里也睡不好,沒幾天竟然瘦了一大圈,太子震怒,差點將她身邊伺候的人全都拉去打板子。
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她的早孕反應也十分嚴重,常常吐得黃膽水都出來了,太子瞧這樣不行,便一面派人去徽州她家里去請人,一面奏請康熙,先從內務府找來一個面容慈和,又十分能干的老嬤嬤來應應急。
嬤嬤姓官,竟和她一般是徽州人士,她甚至會做徽州的糖醋燒豆腐
夜里,也是官嬤嬤陪著她睡,握著她的手,和她講她年輕時候懷孕的事情,沒有那么難,也沒有那么玄乎,還教她生產時該如何吐納呼吸,說她底子好,一定能行的。
程婉蘊漸漸安心下來,這么過了半個月,雖然還有很多東西吃不下又聞不得,但總算將臉頰養回了二兩肉。
這時,康熙下旨要出塞親征了。
太子果然還是沒能跟著去,胤褆興奮得要命,整天炫耀他那身康熙御賜的鎧甲,可把太子氣得黑了好幾天的臉。而太子授命監國,還要和三阿哥胤祉一塊兒督運糧草,這下更是忙得腳打腦后跟,幾乎住在戶部衙門里,都不得空回毓慶宮。
程婉蘊幫不上什么忙,每回何保忠回來取太子的日常衣物,她便托青杏送些烤的軟吐司、可頌、蜂蜜蛋糕之類的點心,之后何保忠都會主動過來要了,說太子爺忙得壓根沒空吃飯,最多能這樣墊扒兩口,叫她得空多做些。
太子在外頭忙,她也整日在和吃的較勁。
平日里愛吃的那些全都不成了,油膩的吃不了、沒味的吃不了,她以前挺稀罕吃一口蔥油拌面的,因此鄭太監特意幫她日日都熬一點新鮮蔥油,而蔥油拿來拌春菜、煮餛燉也是絕妙的點睛之筆,可懷孕后,她是一點蔥油的味兒都聞不了了。
官嬤嬤笑道“格格肚子里的小阿哥還是個挑嘴的呢”
她也無奈地笑了,可不是么。
原本她還提心吊膽,生怕像王格格那樣控制不住大吃大喝,結果自己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壓根就沒幾頓能好好吃的,青杏、碧桃為了能叫她多吃幾口,天天往膳房跑,和愁眉苦臉的鄭太監一塊兒蹲在灶頭跟前絞盡腦汁想新菜式。
唯有官嬤嬤一點也不慌,她拉著紅櫻將大芥菜洗凈曬干,晾了四五天,把菜葉子都曬成了黃綠色,軟趴趴的,又將干菜葉切成絲,放進陶甕里,撒上鹽,拿手揉搓著,直到揉出一些菜汁,這才將陶甕密封嚴實,放在陰涼的墻根底下。
大概腌制了半月,開罐后便是油光烏黑、咸香味甘的梅菜干。
當晚,她便做了一道香氣撲鼻的梅干菜扣肉,一層菜一層肉,肉酥軟又帶著菜干清香,吃起來一點也不膩,梅菜也油光光,又香又鮮,而底下的濃濃湯汁用來澆飯吃也正好,程婉蘊那別扭的胃口徹底拜服在香味醇厚的梅菜之下。
之后,官嬤嬤又做了梅菜糟魚、梅菜燒土豆以及梅菜筍湯,鮮上加鮮。
程婉蘊就靠著那一壇子梅菜,熬過了最難熬的孕反期。
所幸她早早就在膳房里與鄭太監結下了善緣,如今不論怎么折騰,李氏和唐格格都沒有什么閑話傳來,唐格格還扭扭捏捏來和她換了貼身用的舊帕子,程婉蘊還沒搞明白是做什么,官嬤嬤已經在后頭笑道“唐格格這么年輕,遲早也會有好消息的。”
把唐格格羞得落荒而逃。
原來她這樣是在蹭“孕氣”呢
能吃下飯以后,程婉蘊總算放下一半的心,還剩一半的心便托付在官嬤嬤身上,她是個沉穩的人,每日辰時把她叫起來,一齊繞著院子緩步走上幾圈,開了胃口熱了身子才坐下來用早點,吃完后也不讓立馬躺著,讓她靠著青杏站兩刻鐘,再休息。
有了官嬤嬤監督,她的日常作息頓時變得非常規律。
于是皮膚也好了,臉稍稍圓潤了一些,氣色竟然比有孕之前還要好得多。
平日里為她診脈的太醫是太子特意指定的,據說是專門給他自己和康熙看診的太醫院院正,胡子和頭發都全白了,一臉的核桃皺紋,看這歲數就十分靠譜。
唐格格送了她一只銀質長命鎖,李氏照例送了些補品,程婉蘊現在看到補品都害怕,趕緊鎖到庫房里去,官嬤嬤也贊同她如今沒什么事不要吃太多溫補的東西“補過頭容易血熱上火,那就得不償失了,平日里吃好睡好比什么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