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清朝皇子一旦開府出去,必然要封個什么頭銜,很少有光頭阿哥出去的,而且還要花錢造宅子,這幾年接二連三的打仗,國庫里據說也沒多少銀子了。
而且,康熙壓著幾個年長的阿哥不開府不封爵,恐怕也有別的考慮。
大阿哥已經有了軍功,開府出去就能名正言順地參與朝政、軍事,還會擁有部署、幕僚、袍澤和侍從,這是滿洲父子兄弟打天下,八旗共治的遺風。
但對于太子而言,就是大大的不利了。
最多也只能再拖上一兩年,據唐格格說內務府已經再替大阿哥選府邸的位置了。他也就忍上那么點時間罷了,卻還要欺負弟弟跟人家換院子,真是沒想到。
“大阿哥打了勝仗回來,自然不同。”唐格格將繡棚豎起來對光看了看,她在給程婉蘊肚子里的孩子繡虎頭帽,“咱們太子爺跟著忙得瘦了一大圈,卻沒落著什么好。”
程婉蘊對這個倒是很理解。
監國這種事,你還能比皇上自己還能干么就算真能干,也不能顯露出來,最多也是不功不過,不犯錯就最好了。
這就好比你有個領導把做了一半的項目交給你了,你覺得他之前的工作方向好像有點偏,但你能把領導定下的方向給改了嗎當然不能,你只能勞心勞力,保證事在你手上的時候不出岔子,能好好地交回去。
監國、籌備糧草、穩定后方,事多又雜,還不出彩畢竟之前恭親王常寧在烏珠穆沁打了敗仗,回來就辯解說自己是糧草不足的緣故,言語間再三暗示是后方糧草運輸太慢才耽擱了他,把自己撇的干干凈凈,卻給太子扣上了屎盆子,比起跟著裕親王后頭撿了甜頭吃的大阿哥來說,真是吃了大虧。
再次據唐格格說,大阿哥這陣子三天兩頭伴駕,要么陪萬歲爺吃飯,要么陪萬歲爺打獵,風頭一時無兩。
“那太子爺呢”程婉蘊問。
唐格格傲然一笑“太子爺當然也在呢,論得圣心,誰能越過我們太子爺那可不是那起子小人一句兩句就能動搖的,我瞧著內務府近來忙著預備木蘭圍獵的事,到時候恐怕太子爺又要隨駕出門了。”
程婉蘊點點頭,不由跟著在暢想,到時候太子爺打獵回來,她們是不是也能沾點光,吃上新鮮的烤鹿肉和麻辣兔頭了
大哥最近很是張揚,胤礽也是知道的。
自打過了孝懿皇后的喪禮,老四就跟他親近了不少,他之前悶不做聲搬院子的時候,胤礽還問過他愿不愿意到毓慶宮住幾日。
胤禛再三謝過了不愿過來,胤礽也不好再勸,誰知他扭頭就去了景仁宮,好似在刻意對著永和宮發泄不滿似的。
胤礽知道是為什么。
因為惠妃當初放出話來想擴院子,打的就是讓老四主動出來應承的心思,結果老四兩三天沒動靜,胤礽也不勸他,這種事聽著都憋屈,還要按著弟弟的頭去捧老大的臭腳他可沒這么缺德。
誰知過沒兩天,惠妃就拎著禮物去永和宮瞧十四阿哥了,很快,德妃就叫老四去永和宮吃了頓飯,再過會,老四就主動去找了老大。
誰也不知德妃是怎么勸他換院子的,能把人勸成這副模樣。
胤礽自己也說不明白,老四是德妃親生的吧怎么還拿自己兒子去做人情呢何況,之前惠妃和她的關系也不大好,如今卻做出一副其樂融融的模樣來,是做給皇阿瑪看呢,還是為了旁的什么胤禛是個悶葫蘆,不肯多說一句生母的不是,但就他這幾日拉著冷臉的樣,就知道他心里多不舒坦了。
上書房里,胤礽瞥了眼悶頭讀書不說話的胤禛,又皺眉看了眼在書本后頭藏了張風水圖鑒的胤褆,據說他說老四院子當中有水不利他,準備把原本胤禛住得好好的院子大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