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老翁魂飛魄散,連忙帶著德柱一行人從小路繞到高老斗家的后門,指著里頭被活埋得只剩一個頭、奄奄一息的牛說,“就在那兒呢,村長說這牛不能留,怕傳給更多的人,叫人給埋了,剛突然下大雨,人都跑去避雨了,正好還沒埋完”
德柱給左右使了個眼神,家丁們幾個勁步便利落地翻上了墻,很快就找到了被人隨意丟棄在地上的鐵鍬,冒著大雨合力把那牛從土里起出來。
“老丈,銀子給你,管好你自己的嘴,可別到處說去。”見牛得手,德柱從懷里摸出來兩只大元寶,塞在那老翁手里,“趕緊回去伺候你家里那老小吧。”
老翁早已嚇破了膽,但沒忘兩手緊緊攥住銀子,魚簍和燈都丟在地上不要了,德柱一松開他胳膊,他就敏捷無比地逃走了。
德柱“”
他這回相信這老翁上有老了,就沖這利索的腿腳,這老翁也估計不是什么老翁,只是長得太顯老了些,瞧這身手最多也就四十來歲,他還管人家叫老丈
總之,天花牛到手,德柱在烏沉沉的雨夜里看著家丁們撅出了天花牛,果然渾身都是痘胞,也跟人一樣發著燒呢
德柱當即就讓家丁去買輛大平板車,帶雨棚的,推著這牛,折返回三十里地之外的小鎮上,在碼頭包了船,一路走水路往京城趕去。
等找到天花牛的消息傳到宮里來的時候,正好是五月初五的端午。
端午節前兩個月,內務府總管尚之杰就派人到西苑查驗龍舟,若有破損便叫匠人及時修繕,以備端午佳節當天使用。程婉蘊聽太子爺說,西苑的龍舟有5只已破舊不堪急需修補,竟然需要杉木120根、柏木80根。這樣的巨木在京中是絕無地方能買到的,因此還需要派人去東北大興安嶺等地加緊采購,這項事務就托給了榮妃家里去辦。
按理說這樣采買之事,應當由宜妃家里來辦的,他們家是內務府經年管采買、皇莊買賣的,辦老了差事的結果皇上竟然棄而不用。其中緣故,據說之前修繕太和殿時,八阿哥發現用來貼柱子的金片成色不足,寫了條陳上奏了康熙,康熙叫人暗查,順藤摸瓜就摸到了宜妃的兄弟塔布庫身上,他是內務府司庫,也是貪得肚子流油,金子都叫他融了摻了銅,自然就瞧著成色不足了。
宜妃跌了大面子,為此連著好幾日在給鈕鈷祿貴妃請安的時候,當眾給衛貴人沒臉。
德妃看到宜妃不爽快,她就爽快了。之前因為四阿哥選嫡福晉的事情,她被宜妃明里暗里不知道嘲笑了多少次,如今也輪到她笑話笑話她了而且五阿哥竟然在青石板底下挖出了尸首,皇上又是驚又是怒,連忙著刑部去查案,沒差出眉目之前,那差事就算黃了。
白白求了太子一頓,宜妃十分氣悶。
相比較而言,四阿哥就顯得十分幸運了,他辦差仔細認真,找到了太和殿總是漏雨的癥結所在,還和工匠們一個個瓦片掀起來、一根根木頭摸過去,清點盤算出來到底需要更換多少梁木,在朽壞的木頭上還標記了記號,皇上為此狠狠夸獎了他一番。
聽聞此事,德妃略一思忖,便開始常去榮妃那兒串門喝茶、打牌了。原本從不親近的二人,竟然開始顯得和睦友愛起來。
要知道,榮妃家里去采買龍舟所用木材,便能夠順帶將四阿哥要用的屋瓦梁木也一并采買過來,她這么做自然是為了幫兒子一把。
當然老十四前陣子剛因為欺負那蒙古世子被皇上狠狠罰了一頓,如今康熙瞧他還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再不如以往親近,德妃主動幫了老四,自然也希望他伴駕的時候能替弟弟美言幾句。
太和殿瞧著一時半會是修不好了,康熙又下旨讓太子前往觀德殿、永思殿先帝、太皇太后的靈牌幾筵前行端午節大祭禮,內務府為此提前備辦了不少金銀馃子、紙錢、法駕鹵簿等祭祀之物,又備辦了些蒲酒、角黍用以供奉。
“這以往都是萬歲爺親自去的,從沒有太子代行的道理。”唐格格過來和程婉蘊一起包粽子,眨著眼道,“這是極大的臉面呢”
程婉蘊也知道,太子爺自打過年以后,似乎又深得康熙之心了,前陣子連內務府準備端午節慶各宮殿所用的各類物品,比如荷包、扇套、香袋之類辟邪、避暑之物,都由太子爺代為賞賜親近大臣、王公,以示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