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致爽齋,是康熙親自提的字。
這地方外頭瞧著不起眼,殿內陳設卻琳瑯滿目,梁九功躬身穿過了正堂,推開外間步步錦隔扇門,從嵌以佛龕的隔斷繞過,掀開了西暖閣的門簾子,他抬頭瞅了眼門楣上懸著的匾額,上頭也是康熙親筆“抑齋”二字。
一路上屋子里里外外站了數十個太監,全都垂手侯立,沒一點聲響。西暖閣里只有掛鐘在滴答滴答地走著。
楠木落地罩內,康熙穿著家常的青綠江綢絲棉袍坐在南炕上,就著紫檀炕案閑坐看書。
梁九功將手中杏黃綢封的折本高高舉過頭頂,跪下回話“皇上,方才太子妃娘娘來了,您還在歇晌,她托奴才呈遞明兒麗正門校場大宴的膳單子,說是改了兩道菜,要請您的示下。
“哦”康熙將書擱下,從梁九功手里拿過那膳單翻閱,只見上頭添了熱菜“姜母鴨”一道、小點“冰皮月餅”,康熙不禁怪道,這中秋都過了,緣何要進月餅來
“這奴才也不知。”梁九功訕笑道。
“傳太子妃過來覲見。”康熙說著站起了身,穿上靴子,走到外頭明間寶座上端坐,預備接見太子妃。
沒一會兒,身穿石青色太子妃冠服的太子妃跟著引路的太監從外頭笑著進來了。
“皇阿瑪莫怪,雖是過了中秋,明兒也算滿蒙八旗團圓的日子,兒媳剛進門,不鬧出點新奇動靜來怎么成呢兒媳這是想請大伙兒嘗嘗鮮呢
太子妃笑容爽利,走到康熙跟前,先福身給康熙行了禮,這才呈上來一碟冰皮月餅,只見那碟子里擺著數個精致點心,有的潔白如玉,有的粉面桃花,有的青翠欲滴,兒媳今兒就拿這冰皮月餅宴請各皇子福晉,反響極好,福晉們都說吃得香您也嘗嘗
“梁九功,給太子妃賜座,上茶。”康熙慈和地看著太子妃行禮,拿手指了指梁九功殷勤著親自拿上來的繡墩,“這是忙了一整日朕聽說你辦了個很像樣的席面請你那幾個弟妹,可是剛散不過改兩道菜罷了,實在不必這樣來回侯著,哦太子怎么沒陪你過來
太子爺帶大格格、大阿哥、二阿哥出門摘柿子去了這也幸虧太子爺來為媳婦解了圍有件事兒媳正想跟您請罪呢這是好心辦了壞事了”太子妃簡略地將席上生的那些
事說了出來,嘆道,本想跟幾個嬸嬸、弟妹好生敘話,也叫我認認人,卻因幾個孩子爭個小玩意兒的緣故,大伙都沒了心思,草草散了
老大家的教出來的全是混賬康熙聽到這里,重重一拍炕桌,將上頭裝在青玉筆筒里的幾只湖筆都震到地上去了,西暖閣內外伺候的太監也各個都跪下了。
“皇阿瑪可別生氣,您要是這樣生氣,以后兒媳可不敢跟您說這些體己話了。”皇帝震怒,太子妃竟眉頭都不動一下,笑著站了起來,替康熙將筆拾起,親昵地道,您快消消氣,兒媳再不說這些掃興的話了,您嘗嘗這冰皮月餅吧,若是不好吃,您再罵我
太子妃與康熙說話很是自在,康熙就喜歡她這樣子,既大方又朗秀,氣度在身卻又有女子該有的溫婉賢惠,以前石文柄還在杭州的時候,太子妃也是他自小托李家、曹家在杭州看顧過一陣的,算是自小看著長大,因此看在太子妃的面上,他把怒氣暫且壓了下去,也笑道“什么值錢東西,也值得你一而再地求朕吃。
康熙起了興致,捻起一個瞧了瞧“果然是沒見過,瞧著倒精致。”
說著,遞入口中品了品,贊道“甜口的倒是不膩,這是誰的巧思該賞”
太子妃早捧起了漱口的茶,恭謹地遞到康熙手邊,聞言不禁捂嘴笑道“還能有誰的毓慶宮里頭也就出了那么一個姓程的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