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太仁善、聽話了怎么辦
康熙只能再拉太子一把,可偏偏他每回拉他,他轉臉又把弟弟們叫上一起干,還把功勞都分給了兄弟康熙心很累,他想訓斥太子,可惜又找不到理由,回回被胤極用那種真誠純善的目光望著,身為帝王,竟也有如鯁在喉什么都說不出口的時候畢竟太子無錯,交給他辦的差事也辦得好,對兄弟也好,他又能訓斥他什么呢訓斥他過于忠孝了么他總不能將劉盈劉如意的故事再給太子講一遍吧
可其他的也是他兒子啊,康熙猶豫再三,還是將漢史那本書放了回去。這回來熱河,康熙把一到十四阿哥都領過來了,連腿腳不便的老七他都沒落下。
除了預備讓幾個年長的兒子都趁此機會熟悉滿蒙漢八旗里頭的官員、佐領、旗務之外,其他小的純粹就是拉出來溜溜,練練身板,別讀書讀傻了。
讓他們代表家國一齊祝酒美得他們
他可沒忘了皇太極死后,因未能確立繼承人,眾皇子為爭奪地位鬧得不可開交,最后要不是多爾袞,先帝恐怕都沒機會登基大寶而先帝六歲登基,卻與傀儡無異,一切權利都掌握在多爾袞和齊爾哈朗手上
因此太子在眾皇子之中的權威絕不可冒犯
康熙瞇起眼,對其他兒子呵斥“天家父子,也要講究君臣之別,朕與太子乃家國一體,但你們既是太子的兄弟,更是太子的臣子不可僭越都坐下
眾位皇阿哥臉
上那躍躍欲試的表情立刻收了起來,連忙謹遵皇阿瑪教誨。
皇阿哥們心底難掩失落,尤其是年紀還小的老十、十二、十三、十四等人,他們年紀小還在讀書,本就沒什么機會在文武百官、滿蒙漢八旗跟前露臉,好不容易有個機會失望之下轉頭一看,太子正趁皇阿瑪垂眸舉酒杯的時候,對他們安撫地眨了眨眼好似在說“無妨,回頭二哥再給你們找露臉的好差事
十三忽然就對太子這個二哥,很有幾分親切之感。
排行十以后的幾個阿哥除了老十、老十四。十二、十三阿哥的母妃都已失寵并且位分低微,在宮里就跟個透明人似的,要想出頭前頭卻壓了十幾個哥哥,沒看八哥也是被大哥拉起來的么可大哥桀驁,脾氣也不好,他們可沒八哥那么好的肚量能忍,所以不敢湊前去。
但若是太子呢
十二和十三都是在上書房挨過太子打的,太子對待皇阿哥的課業也十分嚴格。
尤其是十三,當年因為哈日瑙海那件事,他可被鞭子抽了好幾下,而且他貪玩好騎馬,原先課業也是一塌糊涂,后來手板被打得多了,不得不刻苦用功,如今也被師傅夸獎了好幾次呢在他心里,比他大了十二歲的太子爺就跟第二個皇父似的嚴厲,他壓根不敢靠近,但今兒他才發覺太子比他想象中溫和多了。
怪不得誰都不服的四哥這么服太子。十三生了憧憬之情。
胤仍最終還是站在康熙身側,為天下家國祝禱,與滿蒙漢八旗、文武百官共飲了這第一杯酒,這一刻所有人都是匍匐在他與康熙腳下的臣子、奴才。
每每此時此刻,康熙意氣風發
他是大清入關以來第二位皇帝,但先帝早亡,他自小就沒有父親的陪伴,他能依靠的唯有自己,他一步步走在先帝曾經走過但卻沒走完的路上,將那些沒能解決的沖突矛盾和爛攤子都一個個撿拾了起來,如今已是康熙三十四年了,大清滿漢融合、實力大增,他沒有讓先帝失望,日后青史上定會彪炳他所創下的偉業。
康熙清了清嗓子,朗聲開口曉諭眾人“朕親躬三十余年,天下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