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紀大了,越發喜歡下棋了,不是拉著這個兒子下棋就是拉著那個兒子下棋。但是吧老大是個臭棋簍子,康熙不愛找他下,贏得太輕松了沒意思。老三下棋明明很厲害,卻又回回要裝著棋差一著輸給他,也沒意思。老四么,那張沒個笑影的臉康熙就不大喜歡,下棋也板著臉,根本不找他。老五就別說了,他能給你把棋子放進棋盤上的小格子里下。老七,哎,甭提了。老八,下個棋能琢磨出八百個心思來,也算了。老九老十那倆不學無術的,哪有這耐性下棋啊再往后的小兒子,排行十幾的,康熙對他們除了功課都不大關注了,平日里也見得少。
他這兒子太多了
數來數去,也就他的保成能陪他下幾盤了。
“怎么有晉程氏位分的念頭”康熙下了一子,問。
雕花長窗外頭大雪紛紛,映著紅墻金瓦,美不勝收。屋子里地龍燒得熱,康熙已經換上了夾棉的家常長袍,胤礽也脫了外頭的毛大衣,露出長袍外頭羊絨紡線織的小馬甲來,還染成了杏黃色,是帶盤扣的小開衫,繡了四團四爪金龍,輕薄又不臃腫,卻貼身極為暖和。
“皇阿瑪您看。”胤礽將馬甲脫下來呈給康熙看,禁不住有些開心道,“這是程氏用羊絨紡線,用纖細的木針織出來的,她那會兒還在月子里呢,擔心兒子騎馬冷著,便緊趕慢趕才織出來一件,這東西的確好,瞧著輕薄卻比皮毛還暖和呢她這是從哈日瑙海送她的羊毛掛毯上得出來的靈感,反倒想著兒子”
康熙也很新奇地去看這還留有胤礽體溫的馬甲,雖是趕制出來的,卻一針一線都沒有半分馬虎,才搭在手上一會兒,就覺得發熱了,東西是好東西,這份時時刻刻為枕邊人擔憂的心,卻也難得。
說完,胤礽又道“這法子,她身邊伺候的宮女也學會了,正在為您和皇太后趕制呢,她的心總是這樣好,總向著兒子。”
“朕知道程氏是個好的。”康熙是知道毓慶宮里的大小事的,所以對程氏早已改觀。他將那馬甲遞還給太子,見他美滋滋地又給套上了,心里也不禁有些酸溜溜的,他身邊妃嬪那么多,卻只知道爭風吃醋,四妃如今連襪子都不給他繡了,也就為了自個兒子謀差事的時候才過來送送甜湯。
程氏卻十年如一日,從不聽她為家族謀利,也未曾聽說她為了膝下孩子爭名奪利,大多時候,都是一心都撲在胤礽身上。
這樣的女子是難得的。
“只是這太子嬪之位”哪怕程氏再好,康熙仍舊有些猶豫,他搖搖頭道,“保成,她是個漢人。”
清承襲明制,又融合了滿清的諸多傳統。
大清入關不過幾十年,先帝在時,后宮位分規制還不完全,康熙剛登基那會兒也沒想好該設怎樣的位分,除了皇后,所有妃嬪都是庶妃。拖了十六年掃除了內憂外患他才有了心思大封六宮,因此連東宮妃嬪的規制,也是在康熙十六年的時候,學著明朝順道定下了的位分皇太子妃一位、皇太子嬪一位、側福晉若干、格格若干。
太子妃是皇太子正妻,作為未來國母,與太子這個君副,同為君。
而“嬪”在明朝原指女官,也是對婦人的美稱,如:嬪婦婦人有德行者,嬪德婦德,嬪儷指妻,嬪則為婦的準則,嬪息妻與子女。古者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和而家理。注1
康熙在設置這個位分的時候,參考的自然是明朝頭一個太子朱標。
明史記載,明皇太子朱標洪武四年迎娶常遇春之女常氏為元妃太子妃,洪武八年十二月封北平按察司僉事呂本的女兒呂氏為次妃太子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