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地主搔了搔頭皮“可是不都說魚蝦的卵會生蝗蟲么再養魚蝦不會生出更多的蝗蟲來么”他剛冒出這個疑問,就聽孫兒又念叨道“另,注明魚蝦并不會產蝗蟲卵,此為謬傳。”
“噢,原來如此。”張地主點頭,的確他之前也覺著奇怪呢,魚是魚,蝦是蝦,怎么會產蟲卵呢,可是所有人都這樣說,他便也信了。
“三、利用牧雞牧鴨治未生翅之蝗蝻。蝗蟲還未生翅之際,將雞鴨投放在生了蝗蟲的田地中使其消滅蝗蟲,而雞鴨吃了蝗蟲長勢更好,一畝地約莫牧五十只雞鴨,每只鴨能食蝗蟲三十余只,其中又屬牧鴨治蝗更為得力,每只鴨能食蝗蟲數量為雞的三倍,每日能食近兩斤蝗蟲,鴨群亦更喜愛扎堆捕蟲,比雞群更易管理”
張地主當即就從躺椅中跳了起來,鞋子也不穿就對家丁嚷道“快讓人去買鴨苗來咱家田畝這樣多,起碼要七八百只快去買,回頭指定就買不著了實在買不著,買些雞苗也行,你快去快去”嚷完張地主又發愁道“這牧鴨牧雞只能吃蝗蝻,那從北地飛來的蝗蟲怎么辦”
話音未落,孫兒就已搖頭晃腦道“四、利用鳥類捕食飛蝗。江南常見的百靈、野鴨、大雁、沙雞、海鷗都食蝗蟲,其中,燕鸻、白翅浮鷗、田鷯最愛食蝗蟲,這三類鳥兒中又以燕鸻猶最”孫兒念到此處,又將書展開給張地主看,“爺爺,這兒有燕鸻的圖。”
張地主瞇著眼看了半天“這鳥我好像在地里見過,好像還見佃農抓來吃過。”
“書上說了,它們就是每年夏天飛過來,住在田里的”
“來人,去地里跟那些殺千刀的佃戶們說,不許他們再抓鳥來烤了否則都給老子交雙倍的稅”
“五、蝗蟲可食,前朝醫藥本紀中記載,蝗蟲可與蜜、當歸、黃芪相和搓成藥丸,有壯陽強腎之效,大補”
張地主更激動了,悄悄叫來家中總管,要名下所有佃戶捕了蝗蟲都不許棄之,裝在袋中收到自家生藥鋪子里用來制蜜丸。
管家面露驚訝之色,沒忍住上下打量著張地主“老爺您怎么”需要那么多嗎
張地主氣得一個巴掌蓋過去“蠢貨看我做什么我都半截身子入土之人了,還壯什么陽,你等著吧,以后咱家這蝗蟲壯陽大補丸,定然大賣”
這樣的場景在不論貧窮富裕的家家戶戶都上演著。
海寧這邊有張廷玉這個身家富裕的世家子撒出大把錢,派人為海寧百姓去外地四處購鴨買鳥,還放出話來,多種大豆的人家都給銀子補償,農民們聽話地種上了大豆,每家每戶都養了一群雞鴨和鳥因災年貧困無力購鴨、鳥者由官府免費發放鴨苗,等到夏日六七月,鴨子也養大了,土里沒殺盡的蟲卵孵化出的蝗蝻紛紛冒出頭來,海寧各縣官紛紛親自下地督促農佃牧鴨捕蝗,不過六日就被吃了個干凈,夏季又播種上的夏稻禾苗未損。
百姓頓時歡騰一片。
浙江其他州縣也得了趙申喬的督促,或多或少都用了幾樣法子,這次蝗災發現得早、治得也早,因此本地生發的蝗蟲未造成大災,但蝗災并未過去,等到了秋日,從北方飛過來的飛蝗又來了,這下在籠子里養了大半年各式各樣的鳥祖宗全都被放飛天際,好似一支憤怒的大軍沖殺進了黑霧之中。
除了放鳥,程懷章還讓張廷玉放出話來“捕飛蝗一斤給錢十文。”這樣鳥捕與人捕多管齊下,想來這蝗蟲定能捕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