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她準備的早膳一定吃得豐盛、吃飽、吃好,畢竟要撐一上午,上午就給點水果堅果,不會給太多點心了,到了晌午就是一頓正經的正餐,下午餓了也是加點不占肚的水果、小零食,晚膳照常吃,如此而已。
她覺著宮里這樣的“五餐”制實際不大科學,正經該吃正餐的時候,肚子都給點心占了,什么也吃不下了,而宮里的點心大多都是重油重鹽重糖的,煎炸烤出來的,都是什么酥、什么糖、什么糕、什么餅,這樣吃下來,其實蛋白質和肉類、蔬菜攝入就少了,像九阿哥胤禟,生得極胖,宮人們說,他打小就愛吃點心,一碟子一盒子這樣吃的。
而四爺又過于清瘦,因為他不愛吃點心,太子爺說他小時候愛長疹子程婉蘊猜測四爺估摸著是敏感皮,京城風沙多大啊,又干,一長疹子太醫就餓他,他又挑食,凈餓成這樣了,如今也是吃得少,這胃口打小餓慣了的。
這都不好。
程婉蘊常年這樣養娃,弘暄、弘晳、額林珠都是勻稱結實的身板,不胖不瘦,當然,針對每個孩子不同的性子,她也有所側重,比如弘暄個頭上不如其他兄弟其生母王格格個子矮小,她是要求他每日必須吃雞蛋牛奶的,牛奶還得喝足兩杯,還要他常蹦跳摸高,只求以后這孩子不會差其他人太多。
所以今兒在上書房偏廳里擺了條長長的膳桌,今年剛滿六歲才被送進宮來讀書的弘昀、弘倬兩人,是頭一回在上書房用午膳。
他倆都是十一月生的,年紀本來就小,又同病相憐都病了大半年,雖說明兒就要放年假了,只能讀一日書,但四福晉和七福晉還是把這倆崽子拾掇拾掇,先進宮來認認門、認認人。
兩人的貼身太監帶著他們額娘給裝的三層漆木小食盒,里頭是大同小異的三碟子糕點,還有一壺酪漿,兩個小孩兒坐定,正要用點心,卻發覺其他皇叔們、堂哥哥們也有自己帶的點心,卻都不吃,拿著筷子不知在等什么。
上書房里就他們倆最小,頭一日進宮更是倍加小心謹慎,因此環顧一周,發覺只有直郡王家的弘昱臭著臉大嚼烤肉餅,其他人都望著門外翹首以待,便也不敢動筷了,相互看了一眼,便也等著。
弘昀隱約猜到,大伙兒或許是在等太子爺家的大阿哥、二阿哥。
太子爺是儲君,他的長子與次子,自然也比他們更尊貴,尤其是弘暄,他已經變聲、唇上長了一點點青色胡茬,看著就是個大人了。
弘昱心里是極不高興的。
他進宮讀了好些年書了,自然知道其他人在等什么,但越是這樣,他越生氣,不由嘟囔出聲“真會擺譜的,討人厭。”
這話被與他同歲的、五爺家的弘昇聽見了。
弘昇是劉側福晉所生,五爺又跟太子爺交好,弘昇本就是堅定地站在弘暄弘晳那邊的小跟班,他立刻就回了嘴“弘昱,你說什么你”
弘昱瞪他“要你管,你又是哪個牌面的,出什么頭”
“你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弘昇哼了聲,“今兒弘暄哥和弘晳哥的太監抬了小銅鍋子來了,我都瞧見了,饞死你。”
弘昱立刻暴脾氣就上來了“胡說八道什么我根本就不稀罕一點兒都不好吃,也就你們愛派他們倆馬屁,連臉面都不要了我可不像你們,我有我惠瑪嬤親手給我做的牛肉餅子,你們有嗎”
弘昱是直郡王的心肝肉和血泡子,那么多年了,太子爺的長子都已經十四歲了,他卻還只有這么一個孩子,前兩年大福晉張氏生下的次子在今年也夭折了。所以惠妃十分疼愛弘昱,當做眼珠子來疼都不為過,因此養得與直郡王小時候一模一樣的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