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頭,跟著太監們回鐘粹宮的秀女們一路上你一嘴我一嘴地對起了答案來,原本秀女們對被排擠、疏遠的兆氏和富察氏都不敢深交,但經了今日的事,她們回來后,竟然就一致地團結了起來,并且洋洋得意地對其他沒有收到召見的秀女說起毓慶宮的所見所聞。
毓慶宮是怎么樣的、太子嬪娘娘有多美、她們還答了什么題目,其他秀女們也都聽住了,對她們所作之卷也紛紛說出自己的答案“富察姐姐寫的準確,陽關正是在直隸安西州敦煌縣在敦煌西南,我叔父就在那邊當知州呢我還去過呢”
而這一奇特地考量秀女們的方式,也在一夜之間傳遍了六宮,連在乾清宮批折子的康熙都噴笑了出來,倒忘了前幾日還狠狠責罵了太子,笑著喝了一杯茶,把折子一扔“虧她想得出來,梁九功,你去一趟毓慶宮,把太子嬪考較秀女的卷子拿給朕看看,朕倒要看看她是想選兒媳婦,還是要選狀元呢”
年輕時曾經微服盜用佟家子弟的名字參加過科舉的康熙對科考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興致,梁九功果然很快就拿回了卷子,還有不放心跟著來了的胤礽。
胤礽跟著來主要是怕康熙答不出來阿婉這些刁鉆的問題,回頭生了氣,干脆把答案也抄了一份塞在袖子里,打算跟皇阿瑪一塊兒答,回頭皇阿瑪要是卡了殼,他才好救場。
這考較秀女的題,胤礽全都是看過的,第一卷還好,阿婉說了,主要是想知道秀女們的性子,是溫和的、還是魯莽的,是開朗活潑還是內斂沉穩,秀女們下意識選擇的答案都能映射出她們性子的一部分,從而幫助她選到自己覺著與兩個孩子最相稱的媳婦。
胤礽覺著有些道理。
而第二卷的問題就天馬行空、無所不包了,有天文有地理,還有算學和詩文,所考察范圍囊括極廣,看不出究竟想考什么,就連胤礽自己好奇取了來答,都不能答得全對,也不知阿婉究竟是怎么想出來的。
程婉蘊呵呵,當年為了考公務員,她做了不下五千道常識題,這些題目已經刻進了她的腦海中永世不能忘懷,為什么,因為她考了150分居然只是第六名可惡
太卷了,她還是沒能上岸,后來因經濟窘迫,不得不選擇了就業,然后就開啟了悲傷的996生涯,最后還為此丟了性命。
除了常識題,最后還有一道小作文題目呢,程婉蘊設置的題目是“假設你在協理家事時,面對繁瑣、冗長、弊端叢生的雜務,有了改革利弊的好法子,且經過你小范圍的嘗試證實是可行的,但不論是手下的管事、奴仆還是府里的其他格格,都寧愿固執守舊,請問你要如何說服他們與你合作”
前面的常識題考驗秀女們的知識儲備,并能讓她了解她們的長處與短板,而最后一個便是考驗她們為人處世與靈活變通的能力了。
對程婉蘊來說,與秀女們見一面兩面,都看不清這個人如何,但招聘會常用的性格測試題、筆試題,卻能幫她篩選到至少是四成真實的人。
選兒媳婦,和招聘員工,實際上差不多,都是要選最合適、最適崗的那個本來皇家的婚姻,那和外聘干部也沒什么區別了。因為秀女們大多都學過規矩,甚至有些世家大族的格格,自小就出入宮闈,早就練就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功夫,通通都是面霸。
這種時候,她以為筆試篩選更重要
胤礽覺著很新奇,康熙也覺著很新奇,這個法子用來折騰兒子、孫子乃至外頭的文武百官、門下屬臣似乎也不錯啊
康熙不由望著胤礽笑意盈盈地問道“若是你,你要怎么辦就拿海貿這件事來說,你想設遠洋水師,朝堂上反對的聲音不少,朕問你,你怎么說服他們”
胤礽“”果然,頭一個被折騰的兒子,就是他。
倆父子連夜研究考公,康熙做題做得精神抖擻,睡夢里竟然都還在做題,上完早朝回來,不由打著哈欠有些困倦,就聽梁九功回話道“萬歲爺,德妃娘娘想請您幫著挑選十四阿哥的側福晉,如今正在花廳侯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