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惠妃當初是一時大發善心,還是怕沒養好這個養子受康熙責備,但救了他的命又把他養大是事實就算后頭他去了孝懿皇后宮里,那也是額娘養了他那么多年
胤褆恨恨地想,當初就該讓額娘由著他被奴才們作踐死,也就不會有今日的事了
他借著這七分真三分假的怒氣,他這狀告得倒沒讓康熙有所懷疑。
在康熙眼里,老大一向就是這樣,魯莽又小氣,不如保成有肚量愿意拉扯兄弟上進,他是個獨夫,這樣的人只能當將才,當不得帥。他平日里看不慣弟弟出風頭是常有的事,只是這回他說得言之鑿鑿,讓康熙不得不留了個心眼。
“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對外不許渾說,朕自會查明。”康熙對巫蠱之事深痛惡覺,但耐不住人人都偏信這個,若老八真的留了個道士在身邊弄什么神異之象,便如老大所說,他這是養得心大了,已經不能再留康熙之所以留著老八,一是這是他的兒子,老八這樣急切,他也知道,憐惜他出身卑微卻有幾分能力,用一用也沒什么,正好也能看清這朝堂上是怎樣的一灘渾水,這些圍繞在他身邊的人是忠是奸。
二是明珠和索額圖都走了,康熙自個也老了,保成謹慎愛惜羽毛,從不結交朝臣宗室,但這些愛鉆營的人怎么會就此罷休他們需要立一個主心骨、一個以權謀私的擋箭牌,老八是順勢而為,也是被這群人托起來的。
康熙不過是覺著這些人愿意托著老八,總比托老大好,老大有軍功有是長子身份,回頭勢力大了,處置起來牽連太多可誰知道,他一時的放縱,想著放長線釣大魚,卻險些害了保成康熙想到胤褆說老八指使道士鎮魘太子,不由心驚肉跳,保成這病的確來得蹊蹺,早上還能騎馬,下午坐著馬車反倒就發了病
康熙是半點都沒覺著自己把兒子累著了,作為常年加班加點處理朝政的人,馬車上看折子這種事情不是很正常嗎一年出去七八回不是很正常嗎每天工作到深夜不是很正常嗎什么居然會累病不可能多喝兩碗參湯提提神繼續干
這樣一想,康熙就坐不住了,君過一體,康熙都這把年紀了,太子素來又恭敬仁和,素無過錯,即便有十幾個成年的兒子,他也壓根沒有考慮過讓其他兒子繼承大統。老大魯莽,老三小心眼,老四刻薄,老五平庸,老七殘疾,老八卑賤還無子嗣,老九老十不成器,十二十三十四都有輔政之才無統御天下之能,往后的孩子太小了若是太子出了什么事,這天下、這江山可怎么辦
他心急如焚,一擺手把梁九功叫過來,低聲讓人快馬回京去查這件事,再讓人進宮把毓慶宮和擷芳殿都翻個底朝天。隨后康熙聲音輕輕一頓,似乎想到了什么,低聲讓外頭的侍衛進來,眼里滿是試探與防備“你去跟十三、十四阿哥說,朕命他們親自去一趟張家口行宮,把太子的車架、隨身行李都徹查個遍,看看里頭是不是藏有巫咒之物,其他的話,一個字都不要說。”
胤褆捅開了兄弟反目的窗戶紙,原來他的兒子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已經鬧成了這樣康熙望著外頭越發沉沉的夜色,心也越來越冷、越來越硬。想起今日老四著急忙慌要去探望太子的病情,老四這么著急,真是為了太子的病情,還是為了給他的好二哥報信今兒這事兒究竟是老大對老八嫉恨不滿,還是后頭仍有黃雀
這個黃雀,會是他的保成嗎
康熙身為帝王的老毛病又犯了,即便是那樣恭敬、親手養大的兒子,他仍然無法完全放心。
且試一試,保成若是無辜,自然不會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