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也說,現在條件好了,把家里人接過來吧。
不然一個單身男軍官,下面這么多年輕女知青,也不是個事兒。
這么多年不跟老婆孩子住在一塊,難道就不想老婆想孩子嗎
那就給家里寫信,讓家里都過來。
家屬們也都很長一段時間沒看到自家男人,能不想嗎正好收到信說過來吧,于是收拾行李帶著孩子。還有把家里老人也給帶上的,不過那都是少數,好容易上頭沒有婆婆壓著,誰沒幾個兒媳婦愿意把婆婆給一起帶上的。
就這一波的功夫,那時候蓋的家屬房住了個七七八,再加上后續還有家屬陸體擊續續往過搬。
家屬房被住滿了,再來的家屬沒地方住怎么辦。沒關系,咱們可以繼續蓋,于是就在原本那一片家屬房的附近蓋上房子。
這時候對房子沒那么高的要求,就普通的自建房,只要天氣合適,一個半月就能蓋起來,裝修再花上半個月,就能搬進去住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石團讓周言安過來申請房子,家屬院那邊就沒有合適的房子。
后勤處主任在兩人進門前,就從椅子上站起來,“快請進來,是小蘇同志吧,隔著者遠就聽見團長說話了。”
蘇姚客氣地同這位后勤處主任打招呼,他是個十分圓滑的人,講話也明顯要不石抗一好聽,“周副團長能成家,我們這些老哥哥打心眼里為他高興。”
然后他又表示了自己的高興,以及周言安的優秀。
關于周言安有多優秀的話題,蘇姚在車上聽張海翔講了一路,不過這兩人從不同角度來講,竟沒有重合的部分,蘇姚聽得倒也沒有不耐煩。
鋪墊得差不多之后,他迅速將話頭一轉,“你們要來我這里申請房子。”
他把桌上卷著的圖紙攤開,面色有些為難,“這是我們家屬院的平面圖。”
蘇姚和周言安將頭湊過去,聽他講哪個房子里都住了誰。
聽他講完,蘇姚算是明白了,合著現在沒有房子給他們住唄。
不過后勤處主任又說了,“現在天氣合適,想蓋房子也快,一個月的事。這王主任和孫主任家都是后頭新蓋的房子。雖然麻煩了點,但是也不是沒有好處。咱團里蓋得房子,就只有三間大小,要是能自己蓋,四五間的房子那都是沒問題的。”
“你們要是愿意,我給批宅基地。”在后勤處主任看來,這兩口子肯定是會同意的,畢竟新婚小夫妻,還是愿意住在一塊。
他是只說自己蓋房子的優點,卻不說這后來蓋的房子,所用到的材料那就得自己掏錢。以后一直在團里,那還好說,這房子能一直住著。
可如果周言安升職離開,這房子的歸屬問題怎么算。
蘇姚視線在圖上認真看著,后勤處主任默認她是在挑選宅基地的位置,便把圖轉過去,讓從正面來看。
“你們小兩口看看,選在哪里蓋房子。”
蘇姚細白的手指落在兩戶之間的位置,這里明明畫了一個房子,卻似乎沒人入住,“主任,這兩戶中間有房子嗎”
后勤處主任點頭,“有房子。”
見他有些為難,蘇姚主動問道,“是哪里不妥嗎”
這房子是家屬院同批蓋得最后一個,當時蓋到最后,只改出房子的框架。缺了很多的東西,也不覺得能住進這么多的家屬,為了這單獨一間房子去買材料有些不值得。
誰承想,這當時蓋的房子都被住滿了。
政治處的王主任原本只能住這間,但是他家孩子多,老娘也一起跟來了,當時覺得三間房子有點小,住不下家里七八口人。就說住進這房子里,自己裝修也得花錢,我還不如在隔壁蓋上一間大一點的房子,讓老娘媳婦孩子都住得舒坦些。當時他家里人都還沒來團里,不急著住,重新蓋上一間房子的時間完全足夠。
就來團里問行不行,當時后勤這邊也發愁房子不夠的問題,他覺得這也是個解決的辦法。
自己蓋的房子可以按自己的想法來,于是他這間房子成了整個家屬院最氣派的一間,雖然沒少花錢,住著心里舒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