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嗎,那必然是不回的。
無論是周言安父母家里,還是蘇姚娘家。
周言安父母家里那邊還在審查中,沒辦法接觸。而蘇姚是壓根就不愿意回家見到蘇父蘇母。
當然,王主任問這話,其實主要目的是想問周言安打不打算帶著兒媳婦回去見公婆。結婚第一年嘛,帶著兒媳婦去婆家,是很常見的事情。
王主任不知道周言安父母的事情,這樣問也沒有什么特殊用意,隨口一問罷了。
李醫生是周言安父親的老部下,但是她沒有告訴除蘇姚以外的任何人周言安身份。
李醫生本身就是軍醫院的醫生,她本身就有工作的。在兵團這邊籌備,知道周言安被調到了兵團,她就跟上邊打報告,說是兵團缺少醫護不行,兵團這地方,主動來的人其實不多,大多數都是因為出身不好、或是身上有什么政治污點,再額外的一種人就是被上級委以重任的師團長。
既然李醫生愿意主動到兵團這里,軍醫院這里不太舍得她,因為她的醫術在醫院里是排得上號的好,但是既然人家主動,也不能不讓人家去,于是就同意了她的申請。
李醫生是先跟王主任商量,再打的申請,當然也不能叫商量,其實是單方面的通知。這兩口子別看孩子都十多歲了,結婚也都十多年了,感情其實很好,王主任不舍得跟妻子兩地分居,于是也就主動到了兵團。
但實際上,他直到現在還以為李醫生主動申請來到兵團,是為了建設兵團,而不是其他的目的。
家里人也都是這樣想的,王大娘原本就不大看得上兒媳婦,覺得雖然當上了婆婆,但是從來沒擺過當婆婆的款。兒媳婦是個脾氣硬的,本身有工作,心里就有底氣,不受她的擺布。兒子還是個耳根子軟的,從來不向著她這個當娘的。
本就對兒媳婦頗有微詞,在知道兒子之所以會調到這么艱苦的地方,那全都因為兒媳婦,心里的意見更大了。在老伴去世以后,她帶著孫子們搬了過來,經常跟李醫生因為一點小事吵起來。要說不是因為之前就對李醫生不滿,這誰也不信。
李醫生跟周言安一直保持著不太熟的陌生人狀態,你沒有主動聯系過我,我也沒有主動聯系過你。只是偶爾在周言安去團里醫院的時候,兩人才有過兩句交談。
彼此之間,知道對方過得好就夠了。
誰能想到,在周言安成家以后,兩家就這樣誤打誤撞的做了鄰居。
兩家之間的交際還將越來越多。
“過年就不回家了。”至于為什么不回家,蘇姚用交通不便做了借口,“冬天坐火車怪難受的,還是不折騰了,以后若是有機會再回吧。”
雖然不覺得冬天坐火車哪里折騰,再難受還能比得過夏天坐火車嗎,不過王主任倒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深究,又聊了很久才回家。
事情的后續,是王主任出面善后的,就比如他閨女跟馬泰借的,在如今可以被稱作是禁書的文學著作。
他倒是沒有跟人家男知青說什么,不許接近我們家閨女,我知道你別有用心的話,他笑瞇瞇的把書還回去,馬泰自己心里有數,自己的打算被人家家里知道了。
他也是個聰明人,當即比較隱晦的表示以后不會再靠近你家閨女。
雖然這小伙子別有用心,王主任心里也為對方身上的這股子聰明勁和識時務而可惜。
很聰明的一個孩子,可惜了,心思不正。
經過這件事之后,二妞不咋出門了。
在她心里還是多多少少留下了點影響,害怕知青們跟自己結交那都是因為她爸,更怕因為她的舉止不當影響了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