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把王老太太給心疼得夠嗆,她有退休金,兒子兒媳都是軍人,一個是領導,另一個是軍醫,即便是家里孩子多,可在錢財這方面是真的不差倆孩子這四十塊。
去當知青多累的。
就是兩人離家近,平時不用跟其他人一起住宿舍,回家吃飯跟當爹的下班一樣輕松。
最氣人的是,兒媳婦還說什么,年輕人就應該多遭點罪,又巴拉巴拉說她們年輕的時候,那戰場上多苦的。
她氣不過就說,你們吃苦就算了,那是為了孩子們以后不吃苦的,哪有爹媽就盼著自己家的孩子吃苦。
她心疼壞了,當即就帶著自己的退休金,和從兒子那里要的自行車券,給孫子孫女買自行車去了,有了這么一輛自行車,倆孩子上下班騎自行車,這多輕松的。
誰能想到,這么大年紀的老太太,自己進城里,去買了一輛自行車。
老太太不會騎自行車,是運輸班的小戰士,幫著給推回來的。
小戰士知道這是王主任的媽,對老人家的態度可尊重了,怕這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一不留神有個不好,那自己容易被記恨上,那我還不如多走兩步,這也算是賣個好了。
小戰士幫著把自行車推回家的時候,一家子都傻眼了,老太太出門的時候甚至沒說自己是進城去了,還當她去誰家聊天忘了時間,才中午沒回家吃飯,應該是人家留飯了。
要是晚上再不回來,那一家子就得出門去找了。
誰能想到,這老太太不是串門子了,是進城給倆孫子買自行車。
王主任和大兒子二閨女去上班沒在家,就只有林醫生因為倒班,在家帶著三子和四子在學習。
林醫生確實是被婆婆的舉動驚得夠嗆,可還有小戰士在,她就沒說婆婆。倒是倆小的,雖然還不能騎自行車,可這并不妨礙兩人看見自行車激動。
王大娘就知道,這自行車買回來兒子和兒媳肯定不高興,不過她不在意,你們是狠心的爹媽,我就舍不得我孫子孫女,怎么滴吧。
反正別管林醫生和王主任的態度如何,家里的老大老二騎上了新買的自行車去上班。
家里就那兩口子不大高興,剩下的都挺高興,三子和四子雖然還不能騎車,可倆大的可以帶他倆
出去兜風。自行車前頭的橫梁上放一個,坐在后座上的姐姐懷里抱著一個,兩人可高興了。
王老太太也滿意,這不是有了自行車以后,孫子和孫女每天下班以后能早點到家。心里就覺得,這錢花的可真值。
倆孩子也知道奶奶買這自行車沒少花錢,拿到工資以后,先孝敬給奶奶。
小輩有這份心就夠了,當奶奶的能舍得給買自行車,就不可能要倆孩子的工資。
看見周言安出來掃雪,王主任家大兒子跟他熱情的拜年問好兼打招呼,周言安也會以同樣的招呼,埋頭刷刷兩下把雪給掃干凈了。
周言安回家的時候,鍋里的餃子已經煮開了一次,再煮上兩分鐘,就可以撈上來了。兩人吃完餃子,就能去各家拜年了。這次跟去年不一樣,又多了一年的相處,跟大家的關系更為熟悉。
就比如說,從前不大熟的孫政委一家,在蘇姚和周言安去年拜年的時候,那是客套的上司。這次再上門,就跟自家的長輩似的,十分地親昵,少了無意義的寒暄,反而多了許多的打趣。
再就是白參謀家,雖然舉報信那事,沒有公布叫所有人都知曉。白參謀在回家的時候,還是跟家里的老婆說了。白參謀家的嫂子再看蘇姚,就格外地客氣。年前的時候,就曾經給蘇姚送過老家寄來的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