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雖然為人大方,在小事上從不跟人計較,但又不代表她愿意做冤大頭。
黃月華那明顯就是自己上山上摘蘑菇,吃中毒以后卻說什么是喝了明月的湯,自己才中毒了,明月得負責。
明月不跟她講道理,而且跟這人是沒法子講道理的。
明月請在街門口圍觀的人把孫政委家嫂子請過來,孫嫂子在家屬院里,說話大家都要聽。平時家屬院中女人之間因為孩子丈夫起糾紛,也都喜歡把孫嫂子請過來。
在家屬院里這樣的嫂子還有幾個,比如說石抗一家媳婦李艷梅,男人是團長,她本身在農場那邊當領導,在整個家屬院里極有話語權。不說男人們看在石團的份上,要給她幾分面子。女人們也因為經常去農場那邊當臨時工,那這就是半個領導,當然要尊重了。她說出口的話,沒幾個人不聽。
不過是李艷梅在家屬院的時間不多,白天在農場那邊主持工作,也只有晚上在家。家屬之間通常都是白天起糾紛的比較多,晚上男人們都回家了,相對來說不經常發生爭執。
起糾紛的事情時常發生,都喜歡去請孫嫂子過來主持大局。
也剛好孫嫂子每天在家,比較清閑,大家都愿意過來請她,在她看來大家都認可她。
自身得到了認可,孫嫂子挺高興,遇到這種事愈發認真的去處理,盡量做到公平公正。
當然了,明月請孫嫂子過來,還有另外一層的原因,那天晚上孫嫂子也過來盛湯了。她是不愿意占別人便宜的,但是家里的倆小子看見別人家都去盛,就鬧著也要喝。
孫政委是四十來歲的年紀,才有了倆兒子,平時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在吃喝方面卻隨這倆小的去。
我小時候啥都吃不上,我天天累的跟孫子似的,不就是叫家里的兒子別過上我小時候的日子。
一口湯而已,就叫孫嫂子去盛。親生的兒子,難不成孫嫂子不心疼,之所以倆小的想和她卻沒去,那還是看孫政委的臉色,自己這邊孩子說是要吃,她立馬去跟人家要。兒子不懂事,自己成了慈母多敗兒了,既然家里男人發話了,那她就厚著臉皮過去要上兩碗。
說是兩碗,孫嫂子就只拿一個大碗去盛,回家以后在小碗里能分出兩碗湯來。
她自己過去的時候,還挺不好意思的跟明月解釋,“倆孩子聞到味道說香,聽見別人都過來,也鬧著叫我
過來。
孫嫂子只拿了一個碗過來盛湯,明月還說她過來一趟多盛一點。孫政委家媳婦過來盛湯了,家里的倆孩子也都喝湯了,叫她過來是最有發言權的。
明月喊住那人跟她的關系也不錯,聽見明月說請孫嫂子過來,沒有猶豫的就跑到孫政委家,去把人給請了過來。
別看孫嫂子平常出門的時間不多,她一出現,黃月華聲音都壓低了。
明月還看見孫嫂子很委屈,“那蘑菇湯大家都喝了,怎么別人都沒事,就她中毒了。”
孫嫂子在路上已經知道了來龍去脈,拍了拍明月的肩膀叫她安心。她轉身看向眾人,揚聲說道,小俞媳婦說的我都已經知道了,她說的有道理,別人也喝到了湯,大半個家屬院的人都喝到了湯,怎么別人都沒中毒,就只有你中毒
黃月華十分地振振有詞,“那是因為只有盛給我的里面有毒蘑菇。”
這就是在強詞奪理了,一鍋湯中,只要有一個毒蘑菇,那整鍋湯都是有毒的,跟有沒有吃到毒蘑菇無關。
孫嫂子厲聲呵斥黃月華,你別欺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