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言安的調令不是最先過來的,被調離的時間不是最早的,當然也不是最晚的那一批,最早的是石抗一的調令。
緊接著是王主任和林醫生這兩口子也被調走了,林醫生她是有原單位的。醫院永遠不缺人,缺的是那種人才,為林醫生的外科手術在業界都是有口皆碑的那一種,王主任之所以被調得很快,那其實是沾了林醫生的光。
不過這兩口子即便是早早地就有了著落,卻高興不起來,只因為家里的兒子和閨女現在已經是知青了,下去容易回來難。
當時倆孩子選擇下鄉,當然不是一時沖動拍腦袋決定的,主要還是因為這下鄉的地點距離家里近,親人都在身邊,父母還都是這邊的領導。下鄉對于別人來說不好,對于這兄妹倆來說,其實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
現在就很難了,王主任和林醫生要調到別的地方,兩個孩子都在這邊當知青,是不可能跟著父母走的。
王家商量了好幾天,都沒有商量出個所以然來。
三個大人成天愁眉苦臉的,就是兩個小孩都蔫蔫的,偏偏王家老大和老二這兩個話題中心人物,那是相當的沒心沒肺。
當家長的放心不下兒女,偏偏被擔心的人,倒是很能看得開。反正也走不掉,那就留下唄,無所謂了。
最后王家一致決定,家里兩個小的雙胞胎跟著父母離開,這王老太太不走了,留在這邊能照顧兩個大的。
其實這個意見是王老太太自己先提出來的,她說完以后,別管是一直跟她不和的兒媳婦,還是跟她兒子孫子孫女,那都不同意。
要說這邊的氣候,其實不好,冬天太冷,室內室外的溫差大。
老人在心腦血管這方面,本來就容易出問題,室內室外的溫差,就更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方面的問題。
雖然這幾年中,設施建得很完善,但條件還是差了一點。
王家沒有一個人愿意老太太留下,但是這老太太撅得很,愣是沒有人能勸得動她。
最后這老太太到底是如愿了,王主任兩口子帶著倆小兒子離開,老太太跟著大孫子大孫女留下,還住在這邊的房子里。
等到周言安
收到調令的時候,已經是四月下旬,接近五月份了。跟周言安同時期被調離的人不多,只有住在他家東院的三營長。
因為他不是第一波被調走的,盡管他調到的區域很不錯,卻沒有人在背后引論。
周言安不是第一個被調走的,大家都走出了一套恭賀的流程,盡管有些人前景未知,過來恭賀的時候也比較真心實意。
在相處共事的這幾年,或許彼此間存在一些小齣靜,如今很快要分開了,倒是頗有一些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意味在。
知青那邊,有一個比較震驚,不愿意叫團里的在役軍人離開的人,就是馬泰。
他好不容易才跟三營長搭上了關系,那些人怎么就要撤離了。
馬泰不是個主動能放棄的,他清楚地知道,等到三營長一家子離開,美玉也會離開,想要占到什么便宜,那就是
自己如果錯過這個機會,以后也不會有機會了。
馬泰主動找到三營長家里,要求跟美玉再見一面,試圖喚醒美玉對他的愛意,暗示美玉叫三營長給他找一個好一點的去處。
都到了這個時候,他也不顧自己的面子,在街上就深情款款地跟美玉說話。
聽見這邊的聲音,來街上看熱鬧的人那可是真不少。反正馬上要離開,也不用再見面,不需要顧及彼此的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