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們說的話,她沒聽懂幾個字,卻牢牢記住了保石縣的發音,逢人就問保石縣在哪。有些人不愿意跟她說話,有些人愿意回答她,給她指了個方向。
她一直走,累了就坐在路邊,有好心人給她半塊饅頭,她接了就吃。饅頭餅子是路上能吃到最好的東西了,這些都是好心人施舍給她的。從春天到夏天,她終于來到保石縣。
保石縣周圍地形比較復雜,保石縣縣城里的路卻很好走,那時候的保石縣有很多來逃難的人,比現在熱鬧多了。
確定自己來到保石縣了,孫素蘭不知道該做什么,婆婆們都說保石縣,保石縣應該是很好的地方,她決定在保石縣安頓下來,等以后掙到很多錢就回家接走媽媽。
她的想法還是太天真了,在保石縣縣城的經歷和在別的地方經歷差不多,沒人愿意要她,打雜都不愿意要她,只把她當成乞丐。
確定縣城無法謀生,她就想去城里附近看看。這一去,去到了豆腐村,以后會生活幾十年的地方。孫素蘭來到豆腐村,就看到了顯眼的豆腐坊。很多人從其他地方跑到保石縣,這其中不乏有錢人。肉現在很稀缺,當年更稀缺,豆腐就成了肉的替代品。
豆腐村的豆腐生意短時間內好起來了,村里不少人撿起做豆腐的活,但是做得最好的人,還屬她現在的公婆。
語言不通,公婆就把她當啞巴了,在無效溝通半個小時后,公婆猜出她要找活
干,知道她無家可歸,于是選擇收留她,讓她在自家豆腐坊搭地鋪睡覺。
她在結婚前,一直住在豆腐坊,從一開始打地鋪到后來有了臨時搭建的屬于自己的小房間。
由于手腳勤快,干活利落,從不喊苦喊累,孫素蘭開始有工錢,工錢也越來越多。
剛開始兩個月,公婆確實只打算給她個落腳的地方,后來發現她干活利落,才開始給她工錢。
在她以為生活會更好的時候,生活確實更好了,解i做戰爭結束,逃難到保石縣縣城的人紛紛離開。
縣城重新恢復冷清,豆腐村的生意差了許多,孫素蘭也清閑下來,還和薛重山結婚了。在豆腐村待了幾年,孫素蘭不再是黑瘦干癟的小姑娘,已經出落成俏麗的大姑娘了。
她不在乎自己的成長,整天想著掙錢接媽媽,爸爸不是要把她賣了,她掙很多錢,把自己賣給自己總行吧
每天都在想這些,孫素蘭忽略了薛重山看她的目光,忽略了很多他對她好的小細節。丈夫主動表明心意,讓她手足無措,她不知道如何回應,他說他會等她答應下來。
在那之后,她晚上想的事情更多了,她越想越覺得薛家哥哥對她挺好的,嫁給他也沒問題,可是收留她的叔嬸會答應下來嗎
事實告訴她,叔嬸是反對的。
他們本來對她挺滿意,他們的兒子看上她,要和她結婚,他們就看她哪哪都不順眼了。在她生下華安后,公婆看她才沒那么不順眼。
再不順眼又能怎樣,已經結婚生兒子了,還能把人家趕走
當初收留她就是因為他們心不壞,木已成舟,就這樣吧。
之后她在保石縣定居下來了,結婚后丈夫對她更好,正因為他對自己太好,她越來越沒法說出口她想回老家把媽媽接過來,回老家買回自己的話。
結婚后很多事情都變了,她掙的錢開始不是她的了,她從前掙的錢是公婆給她的,是薛家的錢。自從成了薛家媳婦,干活就成了應該的,沒有任何工錢。
丈夫把自己的錢全交給她保管,任她花用,她卻不敢打這些錢的主意,這些錢是丈夫的錢,不是她的錢,
“媽媽運氣還是很好的,遇到你們爺爺奶奶,遇到你們爸爸。”孫素蘭跟孩子們講過去的時候,略過了和丈夫相處相愛這一段,也沒說結婚后自己心理
上多了一層枷鎖的事。
薛華康聽到院子里的動靜,確定是爸爸回來了“媽,爸回來了,今天先說到這里,明天再說。
薛華安“別等到明天,現在就告訴爸,我們要去媽媽老家的事,沒法瞞著爸爸的,媽,本子別藏起來,給爸爸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