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芊不敢提起姐姐的傷心事,只好默默幫余然兒穿好棉衫和褲子,系好紅色大衣紐扣,裹上粉色圍巾。
“完了?”
“嗯完了,快吃早餐,不然待會遲到。”余芊用迷惑不解的目光看余然兒,不知道她想問啥。
余然兒的身體漸漸有了溫暖,只是心里空蕩蕩的,某種期待已落空。
吃完早餐后,余然兒的睡意已經消失得差不多,心里開始計劃今天應該做的事。
今天星期一,身為學生的她上午和下午都得待在學校學習,只有晚上才是抄小說的時間。
一想到上學,余然兒小臉微苦,對華夏的高三生活感到很絕望。
這輩子回憶高三生活,余然兒首先想到題海戰術,面對無窮無盡的試卷,她真想一把火燒了。
話說回來,這副身體本是學霸級人物,但自己是一名學渣,萬一考砸怎么辦,在線等,挺急的!
很快她意識到她的擔心是多慮的,這不,余然兒坐在教室里,拿出老師今天剛發下來的數學套題,一眼掃下去,深入腦海的數學知識冒泡,瞬間計算出答案最優解。
余然兒深呼一口氣,簡直不敢相信這是學渣的自己。
答完一張高考數學模擬題試卷,僅用二十五分鐘,所謂的答題如流莫過如此。
是了,這副身體積累下來的經驗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它不會很快消失,而是潛藏在身體里,哪怕原主人已不在,只要余然兒需要,便如潮水般涌來。
這么一來,余然兒意識到自己的潛力無窮大,不再局限于網絡作者這個單調身份。
“她”曾參加了十一年的聲樂、吉他、鋼琴、繪畫這四個專業輔導班,積累下來的經驗足以讓她開啟職業生涯。
這里得提一句,姐妹倆的家庭本來是小康家庭,只因去年父母雙逝,經濟才變得窘迫。
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姐妹二人自小學起便開始參加課外興趣輔導班,余然兒選擇聲樂、吉他、鋼琴、繪畫這四門,妹妹則選擇繪畫、聲樂、吉他以及散打班。
后來兩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輝煌成績,余然兒本人有著商業級漫畫家的筆力,鋼琴十級,還在高二時候和妹妹余芊一起參加過一次江城音樂節。
不過那時候兩人都戴口罩,而且樂隊也是臨時搭建的,帶著年少時代的音樂夢想上臺,妹妹余芊主唱,余然兒彈吉他伴奏。
只是不到一周時間,玩票性質的小樂隊強行解散,理由是余家姐妹倆被老爸老媽當場揪耳朵攆回家。
這一次余然兒擁有跨界上網的手機,可以通過音樂軟件下載伴奏,親手締造音樂夢想。
想想就很刺激,向來懶散的余然兒突然有了干勁。
而且漫畫也可以抄一抄,只是余然兒不知道漫畫界發展到什么程度,這個以后有空再查,現在事多壓身,一件件解決。
目前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擁有一個穩定且錢多的經濟來源,比如先立下一個小目標——抄《大王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