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看到姐姐的頭像一陣陣閃爍,還以為姐姐今天報菜名,沒想到她姐語出驚人。
賣五百個湯圓!
姐姐怕是被她抱傻了吧!
妹妹知道再過三天就到元宵節,姐姐想吃湯圓實屬正常之事,但是賣湯圓就不正常了。
她姐那么有錢,何必為了五百湯圓折腰。
“姐,是不是腦袋發燒了?”
等了十秒鐘,余然兒才回應道:“你不覺得賣湯圓很有趣嗎?”
“你覺得這個理由站得住腳嗎?”妹妹明顯不信。
“就這么決定,元宵節我們一起做湯圓,對了,蘇圓圓也會加入我們,大家一起做湯圓!”
“可是賣湯圓的地點你想好了?”妹妹點出最關鍵的一點。
“沒有。”余然兒像個泄氣的皮球。
妹妹手動扶額,什么麻煩事都扔給處理,姐姐已懶惰到什么境界。
不得已,余芊在課間打電話詢問嬸嬸,用兩分鐘時間解釋姐姐腦袋發熱想賣湯圓,原料費用由她姐提供。
嬸嬸知道余家的余然兒稿費已突破天際,大作家的形象已在外婆家傳開,元宵節賣湯圓這事肯定不是發燒的原因,而是為了體驗生活,捕獲靈感。
腦補原因后,老大媽感嘆世事難料,當她自己還在為數百萬奮斗的時候,身價數百萬的侄女已回到基層賣湯圓。
這份心境,果然不是正常人能比的。
嬸嬸感慨一會兒,便答應余芊的要求。
“她答應我們了,不過你確定要做湯圓么,咖啡店這種地方不一定好賣。”妹妹擔憂道。
嬸嬸在江城開有一家咖啡店,平時以賣咖啡或糕點類食品為主,但人家的菜單里沒有湯圓,嬸嬸也不確定在咖啡店賣湯圓的銷量如何。
“沒事,到時候唱歌來湊,總能吸引一些人光顧。”
按照余然兒的設想,蘇圓圓和妹妹在咖啡店門外推售湯圓,余然兒在一旁拿出吉他彈唱,吸引路過的人。
一般來講,商店一般都是用音箱播放音樂。
余然兒在嬸嬸的門口旁自彈自唱,加上本身自帶萌物氣息,可以吸引好奇的熊孩子。
熊孩子嚷嚷著要聽小姐姐唱歌,家長自然也得跟過來品嘗湯圓,計劃通!
甚至還可能引起一部分年輕人圍過來湊熱鬧。
當然,像《賣湯圓》這種頗具羞恥度的兒歌,余然兒斷然不會唱。
試想一下,一米五的大蘿莉站在咖啡店的門口,拿著吉他像文藝少女一樣彈伴奏,口中唱著“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明明是很萌的蘿莉卻賣力地吆喝,羞恥度直破天際。
就算路人覺得不尷尬,余然兒也會羞愧地沒臉見人。
“話說你到時候唱什么歌……等等,姐你又寫新歌了?”妹妹在后面連補三個震驚臉表情,瞪圓眼睛,小鼻涕一抽一抽的。
這才多少天,距離情人節當天發布的《好心分手》才過去13天吧。
“民謠類型,內容暫時保密。”
“不要,中午唱給我聽好不好!”
妹妹覺得凡是出自姐姐之手的歌,就沒有一件是差的,自然異常激動。
余然兒想了想,在手機上打下這串字:“給姐當抱枕我就答應你。”
可是余然兒想了一下,妹妹已當她的抱枕好多天,雖然妹妹有幾次發牢騷,但都沒有趕走她。
于是她又把這段字刪除,寫成:“一首《CD》,一首《童話鎮》,暫時透露那么多。”
妹妹看到歌名卻聽不到內容,頓時心癢難耐,一個上午的課堂都聽不進。
余芊只知道CD這兩字是華夏的一個地名,但是她對童話鎮沒印象。
那么童話鎮會不會也是華夏的一個地名?
余芊如此推測著,偷偷在上課時間打開地圖APP,輸入“童話鎮”三字。
結果地圖給出好幾個店鋪地點,并沒有實際的地名。
好氣,她姐要唱的歌不在里面。
下課后,余芊站到蘇圓圓的旁邊,隔著一張桌子瞪住靠窗的余然兒。
而蘇圓圓本來不知情,經余芊這么一鬧,小聲詢問道:“你們這是……”
“圓圓,我姐姐有新歌。”妹妹湊近蘇圓圓的耳邊低語。
蘇圓圓臉色微喜,知道原委后也跟著妹妹一起纏著余然兒,一起擺出超兇臉。
“中午唱歌,不然打死!”
面對兩個“表情超兇.jpg”的妹子,余然兒拿書捂臉,表示不認識這倆人。
兩個現實中的粉絲已如此難纏,如果讓全班人都知道,豈不是每天都生活在催更生活當中,余然兒捂著臉便渾身一顫。
“我還沒練熟呢,再纏著我,我就不唱了啊!”要知道余然兒連曲譜都沒下載呢,怎么可能答應余芊兩人的要求。
“那你練熟之后一定要唱給我聽。”
“我也要聽。”
“不,我先聽。”
余芊和蘇圓圓互爭首聽權,蘇圓圓爭不過,便挺胸一震。
妹妹在風中凌亂。
旁邊的男生忽然聽到余然兒說不唱了,心里寫滿疑問號。
唱什么?
他看向右邊的好同桌,同桌搖搖頭,并用眼神示意道:“別人唱什么歌關你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