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賣湯圓的時候,還得盡量先賣余然兒做的,不然任務難完成。
她不打算和余芊、蘇圓圓說今天做多少個湯圓,反正這次所帶的材料足夠做三千份,僅除了嬸嬸以外的人不知道罷了。
三人望著桌面的材料,蘇圓圓和余芊都比較興奮,每一次在外面包湯圓售賣,感覺很新奇。
但余然兒知道,一旦新鮮勁過去,兩人就會罷工。
很快,余然兒先做第一表率。
首先,做湯圓的第一步驟做餡,這一步已由嬸嬸提前包辦,接下來直接到第二步,往糯米粉里加水,和成團。
余然兒回憶網上的教程,糯米團以軟硬適中、不粘手為好,之后用揉搓成長條狀,并用刀成小塊。
揉,來回揉!
搓,使勁搓!
兩種組合在一起,頓時成為揉搓掌。
早上九點多,買菜的路人大媽路過,看到三只初中生模樣的蘿莉妹子在一起揉搓糯米團,那表情即認真又可愛,忍不住想抱在懷里。
誰家的孩子怎么小的年紀就跑出來兼職打工,大媽看了一會兒,便停在旁邊道:“來一斤湯圓。”
“阿姨,我們剛開始做呢,您等等。”
買菜大媽也不急,正閑著呢,有一搭沒一搭地找余然兒聊天。
“你多大了?”
“我18。”余然兒一邊說著,已揉出條狀糯米團,用刀切成小塊。
“18?”大媽驚疑不定,這個看似初中生臉的余然兒居然已經是高中生,長得真是水靈水靈的,越看越喜歡,“是本地的江城高中么?”
“嗯。”
余然兒將小塊糯米團在掌心揉成球狀,用大拇指在球頂壓出一小窩,并拿筷子挑選適量的桂花豆沙餡放入其中,再用手指將窩口逐漸捏攏,放在掌心中輕輕搓圓。
一氣呵成,包好后有如山楂大小,純手工湯圓誕生。
“和我家兒子同一個高中啊,我家兒子今年上高三,學習成績不錯,次次名列年級前百名,不知道你沒有聽過……”
大媽不急,接著和余然兒扯日常,把他兒子推出來,談著談著又還問到余然兒家住哪。
余然兒挑眉,大媽你好好地買湯圓不就好了么,這一副查戶口似的盤問,也太壞了吧。
妹妹在旁邊不語,靜靜側耳傾聽,心里直打鼓,姐姐怎么還不婉拒大媽的好意?
明眼人都看出這大媽明顯相中了余然兒,現在不拒絕更待何時?
當妹妹為姐姐著急之時,余然兒提著一斤手工湯圓,笑道:“我家住在城西路呢,那邊有點遠,每次上學坐公交車都要一小時……喏,你的湯圓拿好。”
妹妹聽到這句話,包著湯圓的手停頓一剎那,呆滯的神色瞬間轉好。
蘇圓圓則一臉古怪之色,很快恢復笑容。
余然兒的家不在城西路,而是城東路,一字之差,天差地別。
大媽不知道其中的細節,還笑呵呵地走了,很開心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