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標準缺一不可,這是余然兒心里最起碼的標準。
如果是辣眼睛的漫畫,哪怕劇情再好,她也看不進去,畢竟眼界擺在那兒,看多了漫畫自然對漫畫質量有很高的要求。
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這個原因蘇圓圓和陳夢并不知道。
那就是圓圓和陳夢畫得快畫得美,那么余然兒的工作量自然不用太多。
如此一來余然兒便能擠出大量的時間偷懶,美其名曰:“少畫漫畫不能算消極怠工……漫畫家的事,能算偷懶嗎,我這是上網取材!”
社團活動樓213室。
余然兒四人聚在此地,圍著兩張方桌面談,桌上鋪著幾張紙,以及黑色簽字筆。
“我說,我們不是談論劇本嗎,為什么跑到社團活動室了。”圓圓頂了頂鼻梁上的眼鏡框。
“圓圓,你忘了自己還是漫畫社的一員的事吧。今天是我們開啟創作之路的日子,如此重大的社員創作事件,當然要載入江城大學漫畫社的歷史大事記里。”余然兒鄭重道。
“奇怪,還有這種事嗎?”陳夢疑惑中。
“有的,只是老社長平時不在,這種事沒人管。要不是我姐跑去問學姐有沒有這種小本本,也許這個步驟就略過去了。”余芊替余然兒解釋道。
說罷,余芊從社團室的書柜里拿出一個牛皮本子,顏色黃棕色,表面上烙著一個圓印大章,印章印記里刻有“江城大學漫畫社”幾字。
“居然還是定制本。”余芊嘀咕道,她也是第一次拿出來看。
除了封皮上印著的印章印記,還有正楷刻寫的幾個大字:“江城大學漫畫社歷史大事記。”
其中江城大學漫畫社是小字,歷史大事記的字體比較大。
余芊將該本放置于桌面上,長約18厘米,寬約12厘米,總厚度約兩厘米半。
攤開一看,里頭沒有目錄,開頭的大事便是漫畫社正式建立事件。
“2005年9月27日江城大學漫畫社成立,社員名字……”
“2005年11月01日,第一屆社員集體創作的代表作《重活零五》投稿《江城漫客》,開始正式連載,簡介:27歲的職場老油條回到2005年,重新開始人生,彌補遺憾。”
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大事件,記載著從漫畫社前輩們的上大學時創作的處女作。
“第一屆前輩們畫的《重活零五》沒看過呢。”
“沒看過正常,我也沒看過,看內容讓我想到起點的都市類網文。”余然兒也對前輩的漫畫沒有任何印象,原地球應該也沒有這部作品,是前輩們的原創作品。
上網一搜,是部網絡點擊很慘淡的免費漫畫作品。
該部作品是前輩們投稿到本地漫畫雜志的作品,余然兒也不知道當時的前輩成績如何,2005年的網絡文化并沒有現在發達。
四人帶著好奇的目光看到后面,見到陶子學姐與其他人創作的漫畫作品。
看完后,余然兒撫摸著這本牛皮本,不由一陣感慨。
上面記載著前輩們對漫畫的奉獻,看完心中萬丈豪邁。
如今到她帶著一群小伙伴繼承漫畫社的意志,重振江城大學漫畫社昔日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