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夢隔了五天,又坐牛車去了趟縣城。
這趟依舊沒去郵局,她去逛了下百貨商店。
和供銷社不同,百貨商店這邊賣的東西更足,也有不少稀罕的。
像京市滬市那邊傳過來的漂亮衣服裙子,都是成衣,還不用布票,但一件要十幾塊錢。
像各種各樣的護膚品,百雀羚面霜什么的,一罐要兩三塊。
像這個年代貴重的表,最低的五六十塊,最高的三四百塊也有。
周云夢還看到了經典的上海牌和梅花牌。
不過倒也不心動,論實用性精確度這些表肯定比不上現代的手表,她超市里就有個鐘表服飾區。不過暫時動不了就是了。
但這年頭珍貴的上海牌、梅花牌手表,到了后世值錢得很。
周云夢想,等自己攢多點稿費,買一兩塊回去放著等升值也不是不可以,時代的回憶嘛。
百貨商店逛的人不少,但真正買東西的也不多。
像漂亮的布吉拉一件十幾塊錢,等于城里普通工人將近一個月的工資了,輕易下不了手。
大多數人更想攢著布票回頭買布料回家自己做衣服。
但布票不是那么容易攢的,布料也不是那么容易買的。
在這里逛了不少時間,周云夢也沒看到傳說中的三大件。哪怕是百貨商店,這三大件也是少有的。
像自行車,隔段時間運回來一輛剛擺出來,馬上就有人買了。雖然說自行車很貴,自行車票難得,但總有人有本事攢著在等著的。她就對自行車心動來著。
有了自行車,起碼去周家方便了。
當然來回縣城還是坐牛車好,慢是慢了點,起碼不用出力踩。
周云夢想著想著好笑搖搖頭,出了百貨商店,繞到無人的巷子里進隨身超市。
這回一個麻袋直接裝了十二斤米,另外一個麻袋裝了五斤米,再拿早上從林家廚房要的瓦瓷罐倒了七成滿的花生油,大概800這樣子。
另外再到生鮮熟食區拿上兩斤七分瘦三分肥的豬肉,這趟物資整理算是搞定了。
老樣子,坐牛車回到村口,走到林家門前,再用意念把這些東西從超市轉移放進背后的竹簍里。她現在裝物資回來的工具,已經從竹
籃子升級成竹簍了,就林父前陣子剛編好的竹簍。背在背上也不費勁,粗布往上一蓋四周壓實,風都吹不走。進屋,林母見到連忙來接,林大嫂跑去關好門,林二嫂也站起來了。
她問“事情順利不”
周云夢點頭順利著呢。
林母一聽笑了。坐著喝水的林父聽到也笑了。
周云夢把背簍放地上,拿出最大的麻袋遞給林母“我一次性買了十斤,這個算家里的,爹娘你們回頭給錢就好。另外我自己出錢還買了兩斤在里頭。”
那個人說這個月沒有了,下個月再幫我們留意下。
上次和林父林母說完后,他們倆過了兩天就找周云夢說了,讓她幫忙再買點精米。攢個三十斤,加上自家原來有的,省著點夠吃一年了。如果買不到三十斤,那就能買多少買多少。
兩個兒子不在家,這事林父林母也和老大媳婦老二媳婦通過氣,她們都同意。周云夢答應下來,但三十斤精米放在這年頭也很多了,她打算隔段時間再拿回來。林父點頭“好,辛苦了,能買到十斤就已經很不錯了,老三媳婦你還給添了兩斤。”林母“就是啊,你這孩子總是多掏錢買東西回來補貼家里。”
她算是看出來了,老三媳婦是個敢吃的,手里漏縫錢容易花。當然了,她也大方,對自家是沒得說的。
林大嫂林二嫂心里默默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