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自行車啊,三轉一響里的一樣,誰家能有輛自行車走出去那腰桿都挺得特別直。
林母“老三,你怎么突然就買了輛自行車啊”
林津平解釋“我之前在部隊里就換了自行車票,想著這次回來買輛自行車的。正好小夢平時經常跑縣城郵寄稿子,坐牛車還得等日子不太方便,家里有了自行車想去隨時就能去,也方便。
“爹娘還有大哥你們平時如果去縣城,也可以騎著去。”
林父林母聽懂了。
這自行車老三早就打算要買,不然不會在回來
前就在部隊找人換好票了。老三媳婦寫文章賺錢,去寄稿取回信可是大事,有輛自行車也方便。
還有平時跑去買肉買糧什么的,坐牛車到底不方便,村里那些婆娘八卦著呢,還是騎自行車實在。
坐牛車一次要兩分錢,有了自行車自家一年到頭能省下不少錢。好像又有哪里不對。
但這會大家也沒想到,都覺得很有道理。
林母點頭還是老三你考慮得周到,老三媳婦經常跑縣城,該買輛自行車的。林父點點頭表示認可。
他說“老三你會騎自行車,回頭教教你媳婦。還有老大老二你們倆也是,跟老三學下,回頭要用車就找老三借。
自行車是三房出錢買的,那自然算是三房的,他得強調下。
林母附和對,老三媳婦,還有老大老二你們可得好好學,學會了再騎,別給蹭花了。這么一輛自行車,要是有些刮痕,她得肉痛死。
周云夢全程由著林津平把自行車的事過了明路。這會才點頭說“娘放心,我知道的。”林大哥林二哥也應好。
他們也沒想到在地里干活這么久,有朝一日還能學騎自行車。看著家里這輛自行車,雖然是三房的,但放在家里,看著就高興。
林大嫂林二嫂也差不多,雖然平時很少跑縣城,但想到以后要是去縣城,自家男人騎著自行車載著自己去,想想就風光。
這事說好,大家對自行車稀罕得不行,摸了又摸,這才各去做各的事。周云夢正在興頭上,喊林津平教自己騎自行車。林津平去村里那片空地
教騎車空間得夠空曠,要不然騎不了幾米就該停了。
周云夢搖頭“在院子里就行了,騎個一兩米還能練拐彎。我們現在要是出去,村里人能把咱當猴子圍著看。
林津平想到回來時那陣仗,確實也是,笑了笑應好。他給周云夢講些上車、騎車的技巧。
二八杠的自行車,一般都是推著自行車大步往前走,一條腿踩著一邊的腳踏蹬幾下,等自行車轉動起來了,另一條腿往后一掃,整個人坐上車,騎起單車來。
在現代,少有這種有單杠的自行車,周云夢都是直接坐上去,從前面把腿搭過去的。她學不來
這種邊蹬邊上車的姿勢。
這會干脆就扶著車,伸腿往后一掃,整個人坐上去,再一只腳踮著地,另一只腳蹬幾下腳踏,車輪子轉起來了,另一只腳也搭上腳踏。
自行車就這么騎了起來。
剛開始車頭不穩,歪歪扭扭的。
林津平全程跑著跟在她的后側方,伸手護在后座兩旁,萬一倒了隨時能扶住。
林母和林父坐在廳里看著都心驚膽戰,又怕老三媳婦摔了,又怕新買回來的自行車給刮花了。結果呢,老三媳婦這剛學騎車,歪歪扭扭沒一會還就順了,甚至還能拐個彎不停,繞來繞去的。林母遲疑“原來這有文化的人,連學騎自行車都這么快”林父沒騎過“估摸著是有點關系的。”
院子里,周云夢停下車,腳尖踮著地,朝林津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