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不用,你這孩子費這錢做什么,好不容易買了布料你自己留著做衣服穿。結果老三媳婦說知道我平日里的辛苦,就想給我做身秋衣,我才給接受的。
“還別說,這土灰色做成秋衣挺好看的,叫什么斜紋棉布穿著也舒服。我這去年得了身棉襖,今年又做了身秋衣,感覺這輩子日子沒這么好過。
桂花嬸算是聽明白了,津平媳婦又給津平他娘做了身土灰色的秋衣,津平他娘這是高興著穿出來炫耀呢。
她慶幸自己沒腳快走出門去,要不然肯定得被津平他娘拉住說這些話。到時候聽得她心里憋著一股氣,有氣沒處發,回來找兒媳婦吵架估計也是輸。
她們婆媳倆今年吵架,桂花嬸就沒贏過。
只是,桂花嬸聽著外頭津平他娘的笑聲,都能想象到是一副怎樣的高興樣,頓時一陣牙酸。誰不想穿秋衣啊,誰不想媳婦能孝順自己,惦記著買布料
給自己做身秋衣啊。
桂花嬸再怎么嫌棄津平他媳婦懶,也不得不承認,人家對津平他娘這個婆婆是真的好。哪怕花的是津平的錢,那也是人有心才愿意花這錢,再說布料也難買啊。去年的棉襖今年的秋衣,桂花嬸心里其實也羨慕著津平娘來著。
林母穿著新秋衣抱著小米在村里晃一會,和不少眼熟的婆娘都聊過自己這身新秋衣怎么來的。那眉梢間的喜意,話里的高興,愣是把整個人襯得年輕幾歲,那叫一個容光煥發。
那些個老太多少也羨慕著,還有點發酸,到村口或者岔路口那么一聚一說,這事差不離全村人都知道了。
都說津平他娘有福氣呢,津平他媳婦雖然懶,但也孝順婆婆啊,去年棉襖今年秋衣的。
韓母自然也聽說了,她還親眼瞧見津平他娘穿著那身土灰色秋衣笑得一臉燦爛和人說話來著。
當時照常坐在岔路口那和人說說笑笑,等到回家路上再想起這件事,她這心情啊,一時有點說不出的復雜。
想到津平他媳婦,又想到自家媳婦。
平時聽到村里那些婆娘老拿津平媳婦和自家媳婦比,老是夸著自家媳婦,韓母心里多少也是有點開心的。
因著津平和自家兒子都在部隊當兵,津平又隱隱約約比自家兒子要厲害點,韓母偶爾私底下也忍不住掌自家和林家比起來。
特別是當津平他媳婦懶,不下地上工在家也不干活,聽說津平他娘心里也是氣的,而自家媳婦在家勤快,孝順公婆,對小姑小叔也好,也上工干活,后來還得了份供銷社工作。
韓母雖然沒跟著村里那些婆娘說過津平他媳婦的壞話,心里也是有點慶幸的,慶幸自家娶了個好媳婦。
有時也會替津平他娘擔心下,家里多了個這么糟心的媳婦,這日子可咋過啊,前頭兩個媳婦肯定也有怨言,這家遲早得鬧騰起來。
去年津平他媳婦給津平他娘做了件棉襖,韓母聽了也多想什么,因為自家媳婦也很好,時不時給家里帶點肉回來改善生活,又孝順,和兒子感情也好。
她還笑著和自家老頭子說,津平他娘因著津平他媳婦在村里憋屈那么久,總算是舒暢得臉一回了。
說在那邊一切安頓好了,問家里這邊情況如何,小姑工作還順利不,讓他們二老要注意身體啊,她在那邊才能安心。
除此之外就是每月固定寄回來的五塊錢。
當時她和老頭子還覺得媳婦做事妥帖,去了部隊還不忘惦記著家里,關心她倆。
但這會,韓母這心里多少有點落差。
怎么好像,她這日子還比不上津平他娘了呢。
也不是缺了件新秋衣穿,都是苦日子過來的,衣服夠穿就行,韓母就擰巴著好像兒媳婦也沒這么惦記著自己。
一路胡思亂想到家里。
就聽閨女韓麗從屋里走出來問她“娘你想什么呢一臉不開心的樣,不是出去和人嘮嗑嗎。”韓麗今天正好休息,工作了這么久終于能有天歇歇,她心情正好著呢。
見娘這臉色也是覺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