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嫂子和葉嫂子識些字,但不多,寫字更是不擅長。所以這兩封信是由她們口述,她家男人代寫的。
都說見字如面,信上寫的話就跟方嫂子葉嫂子站在她面前和她說話一樣。
什么云夢你瞞得也太嚴實了,我也是到聽到消息那會才猜到你說的投稿過了該不會就是這墨綠軍華吧。
什么云夢你是不知道我有多高興,完全沒想到有朝一日還能成為家屬樓里大家學習的榜樣,感謝你寫了這篇文章把我寫得這么好。
什么云夢你知道不,我站在臺階上分享時有多風光方嫂子葉嫂子還把她們在臺階上說了什么話大概也給寫信上了。
周云夢越看越歡樂,沒想到方嫂子葉嫂子當初剛見面時對她印象這么好。看著這封信,就能想象到這陣子方嫂子葉嫂子因著她那篇文章有多快樂了。
信末方嫂子葉嫂子還說很想她,盼著她下次來部隊,大家一起去農集市買東西,一起坐著聊天。周云夢笑著把她們倆的來信看了兩遍,這才意猶未盡地收起來。
這可是第一次有朋友給她寄信。
她想著等下午睡醒后來寫個回信,六天后去縣城順便寄出去。
秋雨連著下,一場接一場,氣溫直降,一晃從深秋入冬。
村里人也都少出門了,一個個躲在家里被窩取暖,只除了那些當聊天八卦能保暖的老太們堅持外出。
林家人也翻出了厚衣服來穿。
今年收成好,工分也值錢,林家勞動力足賺的工分多,前不久村里剛分了糧食和錢,拿到手的數也是村里數一數二的。
這回不用周云夢提,林母就找了她問能不能幫忙再買精米。
林父林母還記
得去年老三媳婦說的,這個時候城里供應足,有糧油店的門路買精米那些也方便。這一整年下來,家里摻雜著精米做飯吃,一家子臉色好力氣足,大人上工干活賺滿工分,小孩子個子也往上躥得快。
對比下來,家里的錢是多花了一些,但還能承受得住。且今年分到手的錢比去年還要多。二老還是那個想法,既然家里錢夠,摻雜著精米做飯吃好點,那就繼續買些精米回家備著。就是因著之前肉減少的事,林母怕門路那些用得多就不管用了,才會這么問。
要是老三媳婦說幫不了,那就算了。
超市里的米多到不能再多了,去年零散著換給林家,還有拿回去給周母開小灶吃的,也才百來斤。
自然是能繼續換的。
周云夢答應下來,就連林母多給她幫忙買精米的辛苦費,她也一并收了。她不收,二老怕得過意不去。
就這樣,每回跑縣城時她還多了個任務,零散著幫忙帶精米回來。周家那邊也喊她幫忙買精米,量比林家的要少些。周云夢也幫著帶,每次照樣多補貼點給周母。
時間一晃來到十一月初六,天涼颼颼的。
周云夢穿上那件米白色毛衣,又在外套了件冬外套,穿上厚實的冬褲,騎著自行車回娘家。今天是原身的生日,要不是周母前兒交代她今天回去,她又得給忘了。
農歷生日每年對應公歷日期都是不同,今年的十一月初六自然沒那么巧,不是十一月二十九日。
周云夢也沒去在意,去年那一瞬間的感動就夠了,最重要的是身旁有親人給她過生日。
十一月二十九日的意義早就離她遠去,以后過十一月初六的生日也不錯。
到了周家,周母還是和去年一樣,已經在廚房里忙活著搟面條了。
是周大嫂過來開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