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地里和去村小學有一段共同要走的路,林家人有說有笑的。
村里人瞧見了,還是第一眼注意力就落在顯眼包宜宜上,笑著夸這孩子。
林父聽到了笑得最歡,也不謙虛什么,全都應是。
林大嫂、林二嫂兩對夫妻沒林父這么明顯,但眼里都是笑意。
宜宜也甜甜地和他們打招呼。
到了巷子口的時候,林父交代;“石頭小米,看好你妹妹啊。”
小米“爺你放心吧,宜宜就和我做同桌。”
石頭“爺,我下課就跑去看她們倆。”
林父笑著應好。
道別完后,大人們往地里去,孩子們往學校去。
宜宜一手牽著石頭哥的手,一手牽著小米姐的手,走在中間形成個“凹”字形,一蹦一跳的,這字形也隨之變換。
路上碰到的小伙伴越來越多,來這上學的都是村里的孩子,多數也都是和宜宜玩過的。
哪怕上回回來是過年那會,宜宜也還能見著人就喊出人的名字,和人打招呼,頗有朋友遍天下的意思。
到了二年級的教室更是熱鬧,一堆人圍著她玩。
等到上課鈴響,孩子們才各回各位。
老師進來,見到第二排坐在小米旁邊的宜宜,驚訝一瞬過后,嘴角笑意瘋狂揚起,腰背都挺直了,下意識回想這節課要講的內容,開口講了起來。
把該講的知識都掰開揉碎講,盡量通俗易懂,又要帶著些很厲害的風范。
林家。
稍晚些周云夢睡到自然醒,摸了摸內側,已經涼透了。
想到昨晚宜宜說要跟著小米去上學,估計是起了個大早,也就這些能讓她有這魄力了。
周云夢稍微緩了會,起身簡單梳好頭發扎起來,出了房間。
她和坐在客廳的林母打了聲招呼后,到院子里洗漱。
林母則去廚房給她熱早飯,又拿了她的搪瓷杯給倒了杯溫水。
周云夢洗漱完坐到飯桌前“謝謝娘。”
林母“嗐客氣啥,老三媳婦你先喝水哈,我去給你拿早飯。”
周云夢應好。
早飯有蒸紅薯、白粥、炒雞蛋。
周云夢邊吃著飯,邊和林母聊天,問起這半年村里一些事和變化。
從1978年十月之后開始,這變化常有。
對周云夢來說,這些事情從歷史書上的文字變成親身經歷或周遭人的親身體會,她聽著也是覺得有
趣,萬分感慨。
感嘆國家經濟即將騰飛,人民生活變好的同時,也算是在積攢寫作素材了。
林母“最近啊,不就是馬上要到高考了嗎知青辦那些人現在也不上工了,就窩在房間里可勁地復習,就準備著高考考個好成績呢。”
“哎去年的事你也知道,就那誰玉華家的男人考上大學回城后,直接沒消息也找不到人,這可憐玉華和她閨女啊,也是艱難。”
“那些個和咱村里人結婚的知青啊,個個都盼著考上了能回城呢。那些老頭老太,家里娶了知青媳婦和把閨女嫁給知青的,都愁得不行。你說就玉華那事在前,誰都怕自家兒子或閨女成了第二個玉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