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華國北方的冬天,伴著呼嘯的寒風緩緩襲來。
仿若是一夜之間,雪花瓣簌簌飄落,鋪滿房檐,壓彎光禿禿的枝丫,墜落地面積起厚厚的雪。
積雪松軟厚實,深一腳淺一腳好似踩在云端,腳下軟綿綿的觸感難得生出些趣意,可簡璐此刻沒功夫欣賞北國冰雪風光,天氣寒冷,她步子邁得急。
少女雙手揣兜,緊攥成拳,頭戴一頂破舊的毛線帽,擋住大半風雪,身上的藏青色襖子打著大大小小五六個補丁,色深而沉。
襖子是簡家大女兒十來歲時做的新衣裳,大的穿幾年給小的,兜兜轉轉這件襖子終于傳到了排行老四的簡璐手里。
衣裳素凈又破舊,可也擋不住那一張嬌俏的臉在冰天雪地里好似在發光。
“璐璐,給你三姐借到布票啦”老槐樹下,正準備趕回家去的劉大娘見到村里最漂亮的姑娘,難免多問幾句。
簡璐哈出一團白氣,吐出的話似乎也結著冰碴子,“是,劉大娘,借了三尺布票呢。”
再過半個月,簡璐的三姐簡欣就要出嫁,新娘子出嫁總歸得有件新衣裳,今天,簡璐親媽張翠霞便讓她帶著一顆雞蛋上大隊長家借布票去了。
簡家原本攢著三尺布票,現如今又借了三尺,買上六尺布能做一身體面衣裳。
“等你三姐嫁了,你也快了吧”劉大娘細細打量簡家四丫頭,真真兒是不一樣
一張鵝蛋臉嬌俏可人,眉眼明艷俏麗,桃花眼透著些蠱人的魅惑,可里頭分明又是一汪清澈潭水,干凈澄澈,小巧翹鼻下,嫣紅的雙唇微抿,也不知道是不是帶著些許羞意。
“劉大娘,你說笑了,我還不急。”
和劉大娘道別,簡璐揣著那珍貴的三尺布票,走到簡家門口。
簡家房屋共有兩座,皆是青磚瓦片房,不過因為年久失修,有些破敗景象。東邊是簡父簡母的屋子并廚房,右邊是堂屋,堂屋兩側各有兩間屋子,以前是住著簡家四姐妹,老大老二分別出嫁后,只剩三閨女簡欣和四閨女簡璐住著。
簡家屋前的院子不大,攏共十來平,院子前有條細長的自留地,東邊更是搭了個簡陋的雞舍,養著三只雞。
看著這七十年代色彩濃郁的房屋,簡璐回家的步伐更加沉重。
簡璐自幼在孤兒院長大,好不容易吃苦小半輩子,奮斗到26歲攢錢買下小兩室新房,裝修入住才一星期就穿越到七十年代,這日子還怎么過
簡璐嘆口氣,心里苦啊。
沒錯,她是穿越的,一星期前穿進一本年代文,成為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七十年代華國北方紅星公社興民生產大隊的簡家四丫頭。
這本名為七十年代漂亮媳婦的年代文講述了下鄉知青男主方元亮和知青女主董丹琴互相扶持走過一生的勵志故事。
而和簡璐同名同姓的炮灰女配,也就是原身,則是書里偏執男配的早死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