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好,簡璐同志,歡迎你過來啊。”曾大隊長面目和善,笑起來更是親切,面對簡璐表現出十二分的熱情,“我們聽蔡秀娟同志說,這回的珍珠
養殖,你可幫了不少忙。”
“這次你也幫我們看看吧,聽說你是從大城市的知青那兒學了不少,還看過很多這方面的書,我們都不太懂這些,還得你幫著把把關。”李書記也客氣。
蔡秀娟所在的桐清大隊條件不寬裕,內陸的公社多半以種地為生,靠水的大隊多半以養魚捕撈為生,不過靠水里的東西也只能混個溫飽水平,大隊依舊貧窮。
這兩年,有些大隊自個兒搞起了小型制衣廠,就讓隊長的社員養蠶制衣掙工分,倒是漸漸富裕起來,可那是人家大隊有養蠶的條件。
曾隊長和李書記也發愁,天天琢磨怎么能提高社員們的每個工分的錢,怎么讓大隊更多人吃飽飯,吃上細糧。
正可謂是口渴了有人送水來,蔡秀娟提出的珍珠培育讓幾人覺得看到了希望。
“我也就是稍微了解些,主要技術還是秀娟姐掌握的,這回我來也是幫著看看,最多提提建議。
“簡璐同志,你可是咱們珍珠養殖場的顧問啊,隨便提放心提”張會計年紀輕些,性子也活潑,一句話惹得眾人笑起來。
蔡秀娟帶著一行人去大隊劃歸的培育珍珠的池塘,這塊區域比去年蔡秀娟試驗培育的魚塘大了四五倍,池塘不遠處就是這次珍珠養殖場的辦公室。
張會計進屋給幾人倒水,蔡秀娟掌出這陣子按照簡璐說的準備的數據資料,她是瞎子過河,摸不著邊,可也走一步看一步把所有數據給準備齊了。
“上回我下的河蚌養死或者沒養達標的得有一些,剩下的能正常取珠,不過我現在手法不太穩定,有時候一只河蚌能取10多顆珍珠,有時候又差些。
簡璐點點頭,詳細詢問數據,有沒有具體數據,河蚌存活達標的10只里頭能剩下多少蔡秀娟琢磨一番,應該能有個七八只。
簡璐默默記在心里,百分之七八十的達標率,又問,“那取珠成功率呢你想一想,如果取10個只河蚌的珍珠,一共是200顆總量,能成功多少
這會兒沒有太過于準確的數據計算,就連樣本也少,只能讓蔡秀娟估算。
“也許能有一半多點兒。”
“那就算個百分之五十五吧。”
張會計聽著她們對話,忍不
住插一句,“我們大隊準備好好搞一場,到時候產量先來個100千
克,按著前頭醫藥公司收購的價格,那可得7萬多塊錢啊
想到那嘩啦啦的錢,誰能不動心曾隊長和李書記也忍不住心動,更是要全力支持。
簡璐詳細詢問一番,得知大隊準備大搞一場,給他們算了一筆賬,“要是希望明年這時候能產出100千克的珍珠,一顆珍珠咱們平均算個15克,那就得6666顆珍珠,根據剛剛秀娟姐說的河蚌達標率和取珠成功率,保守估計需要有555只河蚌達標,那就得下700只河蚌進行培育。
眾人聽到700只河蚌有些懵,得這么多啊
對,這還是保守估計,因為這個數據是之前秀娟姐少量培育的,興許和大規模培育有誤差。但是大概是這么個方向。簡璐算好數據,認真替他們找到兩個問題,“現在一個問題是河蚌,你們大隊難得有淡水,算是水質比較好的,河蚌也豐富,不過能不能有這么多,或者說以后要注意對河蚌的
繁育。第二是技術問題,要盡可能地培養育珠員、取珠員,保證河蚌存活達標和取珠成功率維持在一定范圍內浮動,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穩定成本,估算收入。
眾人聽得連連點頭,以前還是想得簡單了,稀里糊涂看著那價錢就定了總量,又模糊地想著要多少河蚌多少員工,也沒想明白過。
“行”曾隊長聽了簡璐一番話,只覺得豁然開朗,這樣一算確實心里踏實多了,“那咱們先試試,前頭我們已經安排人去找河蚌,現在能有個200多只,先養起來,后頭繼續找,要是能找到再下。另外就是蔡秀娟同志培養的技術人員,我們最近在大隊里招工了一批女社員,女同志心細,適合干這種活,就主要管養蚌和取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