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點名的學生站起來簡短自我介紹一番,中間還出了一件好玩兒的事兒。
“宋桂蘭。”
簡璐室友宋桂蘭忙站起身,“到。”
教室里,兩聲到重合在一起,同學們驚訝看去,就見著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女同志站起來。
講臺上的老師看著臺下,“你們誰是宋桂蘭啊”
“我是。”
“我是。”
看看手里的名冊,老師仔細搜尋一番才發現,原來有兩個宋桂蘭,同名同姓。
“你們倒是挺有緣啊。”
宋桂蘭坐下,看一眼另一個班的宋桂蘭,大伙兒都笑了。后來,系里同學們按照兩個宋桂蘭的年齡給分了稱呼,簡璐宿舍的是大宋,另一個是小宋,就這么一直叫了四年。
互相認識后,緊張的學習生活開始。
學生們展現出了很大的學習熱情,看書看報、泡圖書館亦或是學術討論,大
學校園里處處洋溢著積極向上的氣氛。
簡璐看著這批十年后的第一批大學生,
深受感慨,
尤其是宿舍里的知青郝月,她在下鄉當知青的第五年結婚,娘家人在城里對她不管不顧,反倒是婆家人支持她參加高考念大學,相比其他人,她穿著帶著補丁的衣裳,一日三餐就著雜糧餅子看書學習,勤奮又節儉,看得兩個年齡最小的室友都被帶動了。
“郝月姐,你這是不是想考年級第一啊”
“你這樣,我們哪兒趕得上”
h大歷來有獎學金傳統,大學生不僅每學期有十塊錢生活補助,期末考試后還會根據成績發放520塊不等的獎學金。
郝月笑笑,“璐璐和翠萍在前頭呢,我才不容易拿嘛。”
郝月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想法,可也清楚難度。
簡璐對獎學金倒是無所謂,她回頭看一眼拿著雪花膏抹臉的邱翠萍,這人好像更沒興趣。
開學一個多月,大學里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大學生們基本都刻苦用功,珍惜時隔十年得來不易才恢復的機會,可眼睛經常在腦袋頂上的邱翠萍出乎其他人的預料。
上課走神不愛聽課,回到宿舍也沒見翻開過課本,一有作業就去抄孫尚美的。
簡璐不大懂了,這就是七十年代學霸上大學后的放縱
在簡璐適應著集體生活時,另一邊,海島上的程錚和雙雙也正努力適應新生活。
簡璐不在,王大娘不在,程錚過上了當爹又當媽的日子。
原本,他以為帶孩子是件挺簡單的事兒,基本就給孩子做個早飯,讓她跟著墩子他們去上學,晚上督促她早睡就差不多了。
誰知道,還真不一樣
“雙雙,起床了,再不起該遲到了。”程錚以往都是忙著工作,自個兒吃了早飯去部隊,挺少監督閨女起床上學,這下家里只剩自己一個大人,他才發覺閨女有多能賴床。
“好。”被爸爸叫了兩次的雙雙迷糊睜開眼,慢悠悠從床上坐起來。
程錚還在廚房忙活早飯,見閨女起來了便放心,讓她穿好衣服出來收拾,自己則繼續回去準備早飯。
一生在戰場上和訓練場上和各類軍事理論打交道的程團長萬萬沒想到,雙雙還能殺個回馬槍的。
自己一走,她又倒頭睡了。
一通折騰下來,雙雙小朋友“光榮”遲到了。
放學回家后,父女倆吃著晚飯,程錚直接從部隊食堂打了三個菜回家,味道不錯,只是比不上媳婦兒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