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縣。
童玲和黎紅軍給黎珠報名下鄉,由于他們報的比較早,也報的比較積極,知青辦對他們支持政策這件事很是高興,不僅為黎珠選擇了一個不錯的村子,還準備為他們制作一個錦旗,好表揚一下這對開明的父母。
知青辦列了四個村子,童玲一看“沒有咱們省的么”
“沒有。”知青辦的工作人員搖搖頭“咱們省的名額早兩年就沒了。”
寧省是全國有名的富裕省,靠近長江,交通方便,再加上地勢平緩,自然災害極少,很多國營廠子都愿意到這邊來建廠,寧省的省會城市在全國都是排得上號的富裕。
這樣的好去處,肯定早兩年就被塞滿了。
就算后來又冒出幾個名額,那也是人家內定好了的,所以童玲的想法肯定是不能成了。
“那晥省怎么樣”童玲指了指其中一個,因為比起其它幾個濱城,西北之類的選擇,晥省靠近長江,也屬于長三角輻射區,一看就比其它兩個省要富余些。
“晥省”
知青辦的同志詫異地抬眼看了看這對夫妻。
心說這兩夫妻跟孩子是有仇么
晥省可不富裕啊,那邊是泄洪區,為了保住中下游的工業區和海市,幾乎每年都要產生不少災民,人家自己都要逃荒討飯呢,知青過去恐怕也只能跟著討飯。
“是啊,我記得六幾年的時候海市過去建了不少廠子,人稱小三線,工業應該挺發達的,要不咱們就選晥省吧”童玲回想以前聽過的新聞,頓時覺得晥省是個好去處“況且,西北缺水,濱城太冷,晥省那邊的氣候要好不少,冬天頂多零下一兩度。”
黎紅軍對晥省有點印象,但他怎么聽說那邊好多人逃荒呢
但是
光看地理位置又覺得不可能,古代徽商也是很出名的呀,那時候廣陵鹽商有一半都是徽商出身呢。
“那就選晥省吧。”總比西北和濱城好。
在黎紅軍心里,濱城最差,西北其次,最后才是晥城。
“這還有去建設兵團的,要不你們再看看”知青辦的同志勸說道。
“算了算了,就晥省吧,離咱們最近,去了建設兵團,咱們夫妻倆想去看都看不了。”
知青辦的同志點點頭。
這確實,建設兵團那邊管理還是更嚴格些的。
選定了地方,童玲又問道“那同志,咱們報了名后,什么時候去晥省”
“一般來說兩天左右,不排除意外情況,你們現在趕緊回去收拾東西,聽通知隨時準備出發。”說到這里,知青辦同志很快開好了安置費的條子“出了門往右拐,到會計室去拿安置費吧。”
“哦好。”
童玲一聽說有錢,當即也沒心情多問了,趕緊拉著黎紅軍就去了會計室,不一會兒就拿了三十塊錢的安置費出來“這安置費可真不少,三張大團結呢。”
“全給珠珠吧,她也是倒霉。”
正好這個尷尬的年紀,不能靠結婚逃避下鄉。
黎紅軍嘆氣“早知道去戶籍科給珠珠改一下年紀了,但凡改大一歲,都能領結婚證了。”
“還是算了吧,聰聰跟珠珠是龍鳳胎,要是珠珠把年紀改了,再出去相親,說不定人家就要懷疑當年我倆有事了,我可是清清白白的大姑娘跟你結婚的,可不能壞了名聲。”
童玲說道這里,忍不住撇嘴“你但凡給珠珠找個對象,我都同意去改了。”
問題就出在這兒啊。
要是個普通人家的孩子,改了年紀也會被人說嘴,最起碼家里得有點兒能力才行。
其實黎紅軍最看好的就是劉主任家的劉強軍,本來要是劉強軍沒有工作,他們兩家又是鄰居,劉主任在廠里管人事,正是家家都來求的時候,就算改了年紀,也沒人敢聲張,直接結婚就行了,結果劉強軍居然有了工作,那就肯定不可能再改年紀了。
所以說,陰差陽錯,就什么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