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姐從口袋里掏出自己的本,她家全是正式工,她丈夫更是七級工,如今在廠里雖然不是技術員,但比技術員的工資還高,屬于寶貴的技術人才,再加上幾個兒子也是個頂個的得了真傳,除了最小的王東還沒正式開始學徒,其他在廠里也都是個小干部了,再加上家里又沒個孩子,人口雖然多,但供應更多。
所以馬大姐經常靠帶人來買物資變現。
也算是這個年月常用的手段了。
這菜市場雖然沒有東單西單那么大,但依舊很寬敞,里面人來人往的,幾乎每個人手上都拎著菜籃子,有些菜供應多,直接在拖拉機上賣,馬大姐經驗豐富,問清楚黎善想要的菜后便拎著菜籃子加入戰場,黎善還有些懵,畢竟白馬區可沒這么多人,那邊也就客運站旁邊的集人多一些。
于是便被馬大姐拎著滿菜市場跑。
一邊跑還一邊教育道“買菜講究一個眼疾手快,不能猶豫。”猶豫容易敗北。
黎善自詡不是斯文人,但是在這樣的環境里還是有點兒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馬大姐戰斗力很強,最終還是將想要的菜都買到了手,回去的路上,馬大姐收獲了黎善崇拜的目光和一長串不重復的夸贊。
夸的馬大姐下巴都揚起來了,當即表示“以后想買菜直接喊我,或者叫你家老爺們去買,那菜市場啊,你這個小胳膊小腿的,不得行。”
果然,沒人能受得了糖衣炮彈。
回到家,老王一家已經到了,馬大姐也沒說什么,而是提著菜就去廚房幫忙去了,黎善手藝好,但不太愛做飯,以前在白馬縣的時候,也只有心情特別好的時候才會做些菜,大多時候小兩口還是食堂里解決,蘇小樓則跟著老蘇兩口子吃飯。
到底是親手帶大的孫女,幾個孫男孫女中,老蘇最稀罕的就是蘇小樓。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蘇小樓的小嘴最甜,一口一個小樓最尊敬最愛最喜歡的爺爺,把蘇維民同志的心都喊化了。
自家的溫鍋宴自然得女主人掌勺,馬大姐也沒搶,只在旁邊打下手。
黎善下料比較重,所以味道濃郁鮮香的,從廚房里飄到了院子里,一直在跟蘇衛清聊天的老王聞到味道腦子就嗡嗡的了,忍不住吸一口氣“乖乖,你家做飯都放啥了,這么香”
“老家帶來的一些大料,我有倆小舅子在滇省那邊當兵,給家里郵了不少。”
老王點點頭,哦,滇省,那邊確實適合種大料。
不一會兒又聞到一股有點腥,又很鮮美的味道,他的口水頓時又泛濫了“這,這又是什么料啊”他怎么沒聞過呢
“南邊的一些干海鮮,我二哥在瓊州那邊部隊里當兵,每年都寄回來不少。”
哦
這小蘇家里也有人當兵,還是海軍。
這可真是門大戶對的一對小夫妻啊,老王的坐姿變得端正了些,目光悄悄往小兒子王東身上飄,嗯,有點瘦,還有點矮,也不知道這個木訥腦子能不能也送去當兵。
畢竟他看著實在不像是能干好技術工種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