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衛清在黎善的安撫下,原本有些慌亂的情緒漸漸穩定了下來。
冷靜下來后再一想,也覺得這個要求不算難了,且不說他本來就想出書,只說他寫的那些刊登在報紙上得文章,整理成冊出本整合本,問題應該也不大。
這么看來,出書的難度不大啊。
“那要不我明天給大哥打個電話”
“明天晚上吧,你明天白天不是要去學校報道么,先問問能不能外宿,要是不能外宿,咱們還得想辦法。”說到這里,黎善忍不住嘆了口氣“我也是今天才聽說,好多學校大一好像不允許外宿,必須住校來著。”
蘇衛清不由蹙眉“這怎么能行。”
要是真必須住校的話,蘇小樓就得黎善一個人來帶了,關鍵黎善也有學業要完成要是真那樣的話,恐怕也只能讓羅玉秀同志早點內退來京城帶孩子了。
畢竟蘇小樓已經順利入學,絕不可能再回白馬縣讀書的。
夫妻倆也不愿意和孩子分開。
“實在不行,咱們找個人幫忙照顧吧,大不了開工資。”黎善說的是小保姆。
但如今這年月才剛剛有點改變,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能觸碰紅線,所以夫妻倆能自己干盡量自己干。
第一天一早,蘇衛清先將蘇小樓送到學校去才去京華大學報道去了,因為黎善的學籍被調走了,蘇衛清還需要跟學校的學生管理部門說一聲,部門領導聽說的黎善去了醫學院后,倒也沒說什么,只是將黎善的情況寫了個單子,蓋了個章就放進旁邊的柜子里。
然后蘇衛清便申請外宿了。
他說的十分誠摯“我們夫妻倆帶著孩子來上學,我妻子要參加訓練,我要是住校的話,她一個人帶孩子實在是太難了。”
說實話,這是領導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要求。
其他學生,基本都是他們說什么,學生就會怎么做,就算有困難,也會想辦法克服困難,這還是頭一回有人來跟他們商量呢。
不過,他們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
于是問道“你們家里沒人照顧么”
“我父母都在寧省藥廠,目前還沒到退休年紀”
這是真沒辦法了。
其實要求新學生住校,一來是為了方便管理,一來也是給于學生方便,除了本地學生,其他學生在京城確實沒地方住,三來也是讓學校環境更加的單純。
如今大學剛復學,這些學生有工人同志,有應屆高中畢業生,還有農民同志,以及當年下鄉的知青同志們。
由于這一場考試不看成分,不問出身,有一部分還是當年住牛棚的子弟。
學校讓他們住校,也是為了能更好的進行思想教育,叫這群祖國的未來,別在一開始就把路子給走偏了。
蘇衛清將家庭情況給通報了一遍,只恨不得臉上掛上根正苗紅四個大字。
最終老師在外宿申請書上,蓋上了紅印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