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啟筆名是為了什么」
為了取材。
「我見識到了什么」
戰爭的一隅,無法存活的惡劣自然環境,崇高的將領,被圈禁的受難者,無藥可救的惡徒。
「我收獲了什么」
太多了。
那實在是太多了,巨量的信息通過不同立場的人物,不同的發展脈絡塞進他的腦子里。
大的背景無疑是戰爭。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里說戰爭是一種巨大的利害關系的沖突,這種沖突是用流血方式進行的。
「利害關系的沖突」是劇情誕生的基礎。
由此,古拉格誕生了。
它本該屬于戰爭的一環,被當作俄羅斯最銳利的武器,從遠東直插歐洲的心臟。
在錯綜復雜的局勢中,它被迫收入鞘中,刀柄被一點點腐蝕,只剩下更為兇狠的刀刃。
現如今,這把刀在奧列格的手中。
讓奧列格意識到這一點的,是當季阿娜的異能發動后,那個因為她的「請求」而死掉的人。
應該是對那邊的達尼爾表現出了威脅的態度,所以小姑娘才會干脆利落地下手了吧。
這也符合奧列格一直以來對她的觀察。
在古拉格,值得觀察思考的人物有很多,季阿娜算是一個代表。
那是個多么可愛的女孩,在奧列格還沒見過她的長相時就這樣認為了。
她永遠怯生生的,因為不想讓奧列格覺得她沒有嘴巴而說話是一件獵奇的事,所以開口的時候習慣垂著頭,或是用袖口捂住臉。
這個小姑娘平時也不太敢一個人來找他,通常是跟著果戈里一起,還為此經常被其他孩子冷嘲熱諷。
而季阿娜從來不會真正因為這些話語而傷心,在她決定抬頭的那一刻,能擊潰她的就不再是外貌那種東西。
如果從季阿娜的人物弧線來看,她的轉變無疑是巨大的。
漂亮的姑娘失去了引以為豪的容顏,在挫折和苦厄中一點點走出陰霾聽上去完全是一個勵志又感人的人物成長故事。
而古拉格最嬌嫩的花蕊,只在她開向她想為之盛開的人。
「我手中的鮮花,對準別人則變為了狠戾的白刃。」
「我眼中的受難的古拉格,在他人面前則是張著血盆大口的兇獸。」
這讓奧列格終于醒悟了。
在古拉格,最值得觀察的人,不是摸不透的費奧多爾,不是乖戾的果戈里,也不是可以作為經典代表的季阿娜。
最值得觀察的人,是奧列格他自己。
一個出現在西伯利亞,漫無目的的他國人,被這里鋼鐵意志的將領所打動,愿意幫忙解決人類的災難。
接著,沒有任何中間環節出現過差錯,一切都順利非常。
他不懷惡意的,將區別于之前的另一類「災害」,釋放到了人間。
從更高的宏觀角度去看的話
奧列格從一個時刻面臨生命威脅,受人擺布的普通人,變成了有資格踏進戰場的持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