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也如愿以償拿到了來自坂口安吾的情報,是徹底的白嫖行為,沒有給出任何與情報等價的承諾。
看著很死板一個人,只要好好和他溝通,其實還蠻好說話的嘛
一未完全沒有用語言霸凌別人的自覺,也從不去考慮自己的異能在從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除了感嘆坂口安吾其實是個老好人的事實外,他還對這個人的能力豎起大拇指。
這個異能特務科的長官出奇的能干,表面上追查著武裝偵探社的下落,其實把現階段能摸到的東西全部都調查了一通。
武裝偵探社被陷害的罪魁禍首,是一個叫做天人五衰的組織。
他們拿到了名為「書頁」的東西,據說這是在異能戰爭期間,異能特務科從某個不可溯源的地方拿到的,被天人五衰所竊取。
既然被稱為「書頁」,那么自然出自「書」。
「書」是區別于異能的一種存在,要是簡單描述它的能力被寫上「書」的內容都會成為現實。
「書頁」自然也擁有這樣的力量。
可入野一未卻有另外的想法。
乍一聽,這和伊邪那美賦予薄朝彥的「狂言」很像,仔細一思索,卻并不是那樣一回事。
因為這聽起來太像是「可能世界理論」了。
「可能世界理論」是一種文學理論。
文學界對于這個理論的簡單解釋是作者在落筆之前,他腦海中的人物擁有無數種發展故事的可能,只有在落筆的時候,被讀者閱讀的瞬間,可能性才被確定下來。
元小說就是這類理論的復雜化體現之一。
就拿渡鴉法為例,松本清張和入野一未是作者,位于最高的一層,他們筆下的伊莎瑪涅則是第二層,伊莎瑪涅口中所說的,由萊溫所創作的內容則是第三層。
這之中包含了無數的可能性。
入野一未可以寫一個快要崩潰的伊莎瑪涅,也可以寫一個陰險狡詐的伊莎瑪涅。
萊溫可以將伊莎瑪涅的過往寫得幸福美滿,也可以像現在這般,無比灰暗。
這些都是未被確定的無數個分支,其中一條分支被確定下來,成為了小說中的內容。
如果將他們的世界看為一本小說,「書」所改變的就是這一點吧。
說改變都有些不準確了,這更像是一種「覆蓋」,將無數種可能中的一種提出來,覆蓋掉他們的現在。
所以在「書」上所寫的內容才必須要符合邏輯,世界的運行本身就必須符合邏輯,那并非虛構,是因為各類因素交錯下的合理發展罷了。
要是想寫「世界毀滅了」,那就必須同樣寫上世界毀滅的前提,這樣「事件」才能發展。
而據坂口安吾說,幾天之后,天人五衰就會在「書頁」的背面寫上能結束一切的內容。
入野一未衷心地向中島敦他們送去了“加油啊”的鼓勵,然后暗戳戳琢磨起還能做些什么。
他是要拉亂步一把沒錯啦,可不能用入野一未的筆名在明面上做,這并不符合「入野一未」的設定。
原本是這樣打算的。
直到入野一未聽到了天人五衰中,兩個人的名字。
「魔人費奧多爾」
「小丑尼古萊」
入野一未是那個「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古萊瓦西里耶維奇果戈理亞諾夫斯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