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嬸家近,先看的就是周嬸家的玉米。
今年他們村的玉米是真不錯,比起往年還要好上幾分,村里人都說是夏烈賣的肥料的功勞,那肥料撒下去,玉米苗長得可壯實了,長出來的玉米棒子自然就好了。
口感和味道都比之前好很多了,瞧著就漂亮。
村里大部分人家種的玉米,基本都是用來做飼料養豬的,如今瞧著這老玉米品質這么好,更別說用來做粥蒸飯那么好吃,大家卻舍不得拿來喂豬了。
不少人家都決定留點下來自家吃,家里有會蒸苞谷飯的老人的,更是喜歡這個吃多了大白米飯,再吃這苞谷飯,就是香啊。
袁老板看之前還有些不以為意,可是等玉米一入手就知道這玉米的品質好否了,竟真如夏烈所說,都是上等品質的好玉米,顆顆也都是飽滿居多,少有干癟空殼的。
好玉米啊。
要不是看過夏烈家的玉米,珠玉在前,這大概是袁老板所看過的高品質玉米粒數一數二的了,不過因為見過夏烈家的玉米,因而他倒是沒有太激動。
但是這樣好品質的玉米,他是不可能放過的,就算他這里吃不下,他兒子在大城市還開著一家糧店了,怎么也吃得下。
當即袁老板就拍板決定以兩塊五的價格收購,注意,這不是玉米棒子,而是脫粒后的價格。
村里大家的
玉米差不多都是自家脫粒,然后收拾整齊了的賣,不像夏烈這樣,嫌麻煩,直接賣玉米棒子,玉米那棒子也不少重量了。
畢竟鄉下人家脫粒之后的玉米棒子留下來,曬干了曬透了,也是一個引火的好材料,還不用費勁去山上撿,很是方便。
夏烈實在是家里的玉米太多了,倒沒這個想法。
袁老板這一次來,買了不少的玉米,連帶著村里的玉米也賣出去不少,喜得大家笑得見牙不見眼的。
袁老板給自家兒子打了電話,他手里錢不夠了,讓兒子支持一點,十分的理直氣壯了。知道他買了好幾萬斤,快十萬斤的玉米,袁老板兒子險些沒眼前一黑。
您買這么多做什么
這玉米雖然耐儲存,但是總歸是新的比舊的好,再說了,要是儲存不當,也是會發霉發潮的,都得曬干曬透了才好儲存,所以鄉下人家一般都是掛在房檐下的,也是一道風景線。
袁老板倒是理直氣壯,樂滋滋的都愛“你不知道這玉米有多好啊,比你在外邊賣的都要好,尤其是夏老板家那一批,我這輩子就沒見過這么好的玉米
袁老板兒子捕捉到了重點夏老板哪個夏老板不會是夏烈吧
袁老板“可不是,除了她,還有哪個夏老板啊唉,可惜夏老板更多的不賣了,不然我想都給她收了
袁老板兒子沉思了一下,道“我現在先把錢給你打過來,你先把玉米收了,這事我這兩天回來再說
袁老板好
有了兒子打過來的錢,袁老板很快就將買玉米的錢給清了,用了三個大卡車才將村里的玉米全部給拉走,當天就將這些玉米給拉到了縣里,他們家的倉庫里堆著。
當晚,袁老板的兒子就回來了。
袁老板兒子叫袁夏,因為是夏天出生的,袁夏今年已經三十來歲了,他年輕讀完大學,因為家里開糧店的原因,就近在那地方租了房,也開了家糧店。
因為糧食品質不錯,再加上時運也不錯,糧店的生意竟是就這么做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