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封寒還把照片傳給這些記者,并再三叮囑“別忘了活埋和秦俑。”
這兩張內部照片流傳出去之后,第一次看到等身陶俑的民眾對于兵馬俑的討論聲更大了,只是也有人對二號坑的規模有些非議,認為二號坑的大小規模沒法和長城比,第八大奇跡有點名不符實。
這種聲音還不小,而且是成規模的,封寒甚至在想幕后是不是長城、八寶琉璃塔這些景區在搞小動作。
在這種爭議聲下,更多的普通民眾更希望能盡快打開最大的一號坑,好讓那些質疑兵馬俑實力的人閉嘴。
只是坑哪那么容易打開的,破壞性挖掘的結果就是永久性遺憾,對于程思歸團隊,他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彩色的兵馬俑,是一個有色彩的大秦帝國。
在他們挖掘研究二號坑的同時,關于如何防止兵馬俑顏色脫落的幾個工作小組也都相繼趕到了,其中甚至還有國外專家領銜的科研小組。
封寒快要走了,臨走之前多次前往挖掘現場,那里已經建起了不少臨建房屋,還有一些磚房也正在建設中,施工隊伍都是薛家莊的村民,這對他們也算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他們一個個干勁十足,都希望考古工作能快速順利地進行,這樣才能盡快建起博物館,他們的土地才能變成商鋪,創造更高的利潤。
封寒見到程思歸,此時已經有幾座陶俑士兵和陶俑牲畜被清理出來,抬到了上面,幾個專家圍著一件陶俑士兵,似是在研究它們的鑄造工藝。
還有幾個老外在調制一些顏料,時不時地涂抹在他們買來的陶罐上。
程思歸帶封寒見了負責兵馬俑保護工作的車晨生教授。
車教授是一個白發蒼蒼,但精神解釋的老學者,是國內文物保護方面的專家,是文定國立大學的化學教授。
封寒說想了解一下兵馬俑保護工作的進展,于是程思歸請車教授簡單地講解了一下。
“車老,不要將太深,這孩子理科學習成績一般。”程思歸揭老底道。
車晨生點點頭,“兵馬俑褪色,主要是因為環境的劇烈變化,這些都是已經造成的破壞,而且還不止,稍后,我們還要面臨微生物和可溶鹽的挑戰,我現在的工作就是和它們做斗爭。”
封寒裝出若有所思的樣子,“車教授,您說的微生物指的是廣泛存在于空氣和土壤中的霉菌孢子嗎?”
“你知道霉菌孢子?”
“嗯,當溫度濕度達到一定條件后,它們就會飛速生長,在生長過程中會粉絲色素和產生酸堿等有害物質,沉積在兵馬俑表面上,會造成損害,并影響美觀。”
隨著程思歸張大嘴巴,封寒還在繼續,“可溶鹽一般呈白霜狀,容易在陶質彩繪文物中凝結,對文物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溫度稍有變化,可溶鹽就會反復結晶溶解,導致文物胎體和彩繪空隙變大、強度降低,哪怕是輕輕地觸碰,也會讓文物表面如同酥脆餅干一般剝落。”
封寒搖著頭,嘆息道,“確實難以對付啊~”
車晨生看看程思歸,“這叫理科學習成績一般?!”
“呃,”根本沒聽懂的文科生程思歸苦澀道,“可能是和他的文科成績相比較而言吧~”